网上偷听上海记录生活 法律界人士提醒注意底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4:55 新民晚报 | |||||||||
也许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在公交车厢里对朋友无意中说的一句玩笑话,或者对爱人的一声撒娇,竟然没过多久就在网络上公布于众了。别吃惊,这就是网络上刚刚兴起的“偷听上海”活动。虽然大多数内容有点琐碎,但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下了今天上海人的生活常态。 实录生活
其实,说是“偷听上海”,倒不是号召大家都拿个窃听器去偷听别人的交谈,只是希望网友们能忠实记录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语言而已。比如网友“thinkabout”在都市客网站上贴出某中年妇女在地铁中说的:“这个股市啊……那个跌啊……我的人民币啊……可不是桔子皮啊……心痛得哗啦啦啊……” 并非原创 为什么要“偷听”?有人说,实录就是对这个时代和城市的最真实记录和表达,它是一面镜子,照出懒于沟通、浮躁的都市人。不过,“偷听上海”并非原创,它的来源其实是几个月前上海媒体发表的一篇文章《闲言碎语也能“网”钱“偷听”网站引起轰动》。文章大意是说,美国纽约、费城等国外的大城市正在兴起一些“偷听”网站,号召网友记录趣言趣事,其中,“偷听纽约”网站访客一个月的访问量达到400万次,十分红火。 这篇文章吸引了国内很多年轻人的兴趣,“偷听上海”“偷听北京”等网站或活动相继兴起,带有浓郁地方特色或个性的语言大受欢迎。比如,天涯社区上这个上海话帖子就广为流传:交通协管员说“侬库伐到个只红灯哇(你看不到红灯吗)?!”,闯红灯的中年妇女说“道路介空,么宁(道路这么空,没人)!”,协管员立即回了句“哦,侬屋里厢么宁,我阿去住住好哇(你家里没人,我也去住住好吧)?” 注意底线 也有人担心,“偷听”会不会带来泄漏个人隐私等问题。法律界人士认为,目前发表在网上的语言都是人们在公交车、办公室等公开场合发表的,而且记录者大多数也不清楚对方的身份,即使在网上公开发表,通常不涉及人们的隐私。当然,网友们也应该注意遵守道德和法律底线,不要歪曲“偷听上海”的本意,把网络当成揭露他人隐私的自留地。(本报记者孙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