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佛千年雄姿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5:3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姜永育本报记者宋开文 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乐山大佛是距今约1300年的石雕大佛,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霜露,至今仍旧雄姿巍然。乐山一带,降水充沛,湿度极大,加上佛像临江,江风浩荡,而雕刻大佛的石山又系石质密度较低的紫砂岩构成,极易被风化,但为何大佛历经千年却雄姿依然呢?

  据说,乐山大佛建成后,为了抵御风雨的侵袭剥蚀,当时在大佛的头顶曾建有一遮
风挡雨的阁楼,后来不知何故被毁。据此推算,时至今日,大佛裸露于风雨日晒中的时间也有千年以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大佛保持了“青春”容颜呢?

  游览大佛景观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佛身上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排水和通风系统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保护大佛的神秘“法宝”是什么呢?

  原来,这一“法宝”便是当初在建造大佛时,充分考虑了气象因素的综合利用。大佛所处的位置,不但最大限度地避开了风吹、日晒和雨淋,而且各气象要素间相互作用,使大佛受益匪浅。

  大佛所处的位置,是三江汇合之处,两江的顺河风在这里呈直角对吹,相互削弱,使得吹到大佛身上的江风并不猛烈,相反,徐徐清风还有助于大佛排湿;大佛的身体微微凹进山体,再加上周围树木的遮挡,使其避开了正午阳光的直接照射,但早晚的阳光却能对其“全方位”接触,有助于大佛保持干爽身体。此外,大佛的身体高大陡峻,雨水落上去很难存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风化的速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