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机多用”耕种秸秆“海绵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7日06:45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 李海涛)昨日上午,在“北大荒”干了近50年农机工作的吕老先生,看了本报连续几日报道的“合理利用秸秆 还关中一片蓝天”文章后,专程赶到报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秸秆“海绵地”的可行性经验。

  今年73岁的吕老先生,23岁时随复转的大部队驻扎当年的“北大荒”,从农机驾驶员、车长、农机技术员到农机工程师,近50年的风雨历程,让他经历了千万亩秸秆从燃料、
饲草、焚烧到科学利用的前前后后。

  吕老先生告诉记者,“一机多用”的复式收割抛撒法,即在每一台联合收割机上安装一个“抛撒器”,该设备在进行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联合收割时,在将麦粒和玉米粒分离出来的同时,又将秸秆通过机械作用送到“抛撒器”里面,经历叶状刀片旋转切割粉碎,之后均匀抛撒在田间,附在土壤表面形成保墒的“海绵地”。这时候,均匀抛撒在田间的秸秆粉末,就被深翻或浅翻埋入土壤下面,在“震压器”的作用下达到“上实下松”的效果,经长时间发酵成秸秆肥料。吕老先生强调,进行深翻时,深翻程度不超过18-22厘米,否则,会把深层的生土翻到地表,影响有效耕种。为了让广大种植户有效借鉴这种“秸秆还田”的实用方法,吕老先生建议:政府部门在推行该措施时,可以考虑给种植户适当的作业补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