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志男子开办幼儿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09:02 大河网-大河报 | |||||||||
宋校长和他的学生们 在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朱庄寨村,有一个奇人:他高位截瘫,胸肌以下的身体失去知觉;他的妻子忍受不了这种打击,抛下不满1岁的儿子走了。 连遭打击,他却更加坚强,在全村人的鼓励下,在村里为留守儿童开办起了幼儿学校,学生从当初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13年来共教育留守儿童900多人,教英语、音乐、美术等。他的学校远近闻名,生意很好,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却全免学费。
11月14日,记者来到该村,走访奇人宋信昌。 村里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 记者先来到宋信昌的幼儿学校,这是个普通的农家房子,教室里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子正给孩子们上课——他就是校长宋信昌。 下课后,宋信昌告诉记者,学校里现有100多个4岁~6岁的孩子和两个老师。正说着,5岁的杨翠哭着喊道:“宋老师,田咏浩拿我的作业本子不给我。”那边叫着:“宋老师,曹冰心拦我上滑梯玩。”就是这样,宋信昌和孩子们天天打交道。 据村民介绍,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只有家里老人带着。宋老师教得很好,附近村庄很多孩子也来求学。为方便孩子们上学,宋老师还贷款买了面包车接送孩子们。 快放学时,家长李露兰来接孩子,她说:“俺的小孙子在这里上学,可放心了,他爸妈外出打工后,俺不识字也教育不好,就送到宋校长这儿来,这里啥都有,可以帮孩子学习,还可以玩乐,像城市里孩子一样受教育。“ 偶然事故致残好心村民相助 宋信昌是个苦命人,1983年从谢集高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辍学。结婚后生活还可以,但好景不长,1990年11月的一天,他又因为意外事故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病人。一年后,妻子忍受不了这种打击,抛下不满周岁的儿子离他而去。 起初,宋信昌只是天天躺在床上,父母照顾着小孩。精神上的打击、褥疮溃烂的折磨把宋信昌完全击垮了,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自杀,但每次都被好心的邻居救了过来。 后来,村里75岁的退休教师徐广田走进了他家,这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徐广田把张海迪、保尔·柯察金等许多身残志不残的事迹慢慢讲给宋信昌听,还送给他一部收音机,以方便他了解外面的美好世界。在徐广田的鼓励下,他逐渐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1992年暑假的一天,宋信昌见同村的孩子们玩耍,而孩子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们无人看管,开办幼儿学校的想法由此产生。 开办幼儿学校教育村民孩子 宋信昌向徐广田借了20元钱,用其中的18元钱买了一块小黑板,剩下的钱买了一盒粉笔和一个黑板擦,教学生的书是四处借的。就这样,1993年,宋信昌开始在家里办学校,村民抬来木板搭课桌,孩子自带凳子来上学。当年春天,招了15个学生,他和徐广田老师一起尽心尽力地教。到秋天,等孩子们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一下子增加到了60多人。 学生渐多,家里已渐渐容不下了,1998年暑假,他拿出自己4年来的全部积蓄2000元钱,借了村里群众1万元钱,盖了4间标准教室,并给孩子们买了腰鼓、书包、衣服等。 现在,他的学校已开办了13年,但宋信昌仍很艰苦,这么多年连一件衣服都没买过。在他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和两个老师办公的地方,除了有两张床和一台亲戚送的破电视机外,最显眼的就是墙上他用毛笔写的“自尊、自强、自信、自立”8个大字。他的学校里已培养了900多名学生,最早的一届都已经上高三了,每年的春节或其他节日,这些学生都会结伴来探望宋信昌,这令宋信昌感到很欣慰。 家长郭艳平对记者说:“宋校长可好了,我们村的苗亚松的爸爸得病去世,妈妈改嫁,爷爷奶奶又不在了,只好跟他的姑妈在一起生活,宋校长知道后,就让他免费来上学,并且还给他买书包、作业本,现在他都上到小学三年级了,宋校长还一直给他提供笔和作业本。” 由于来该校上学的多为该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宋信昌规定:家里特别贫困者,一律免收学费,较贫困者减免部分学费,所有学生收费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一费制”标准。宋信昌说,他办学校就是想证明他并非废人,他想为村里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让村里更多的留守儿童受到教育,以便他们的父母在外面安心打工。他打算以后把学校办得规模更大。(记者陈海峰 通讯员邢东伟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