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偷听北京 有趣对话受追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3:14 法制晚报

  

偷听北京有趣对话受追捧

  

偷听北京有趣对话受追捧
偷听北京 有趣对话受追捧

  社会学家称,这些对话其实是市井文化的表现

  有人记录下京城生活中有趣的日常对话放到网上取名“偷听北京”受众网友追捧赚得6万点击率

  网络“真音秀” 今天你“偷听”了没

  该形式来源于美国纽约目前有上海、西安、长沙等多个城市纷纷跟进专家:体现了一种市井文化

  在公共场合说了几句逗乐的话,说不定回家后,你会突然在网上发现,这些话已经被网友原封不动地搬到了网上。这就是最近在网上颇为流行的“偷听城市”。

  记者了解到,所谓“偷听”,就是一帮网友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的对话用笔记录下来,并配以简单的背景介绍,发到网络上供网友欣赏。

  “偷听北京”部分语录

  一位交通协管员对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吆喝道:

  “您着什么急啊?这车不长眼,要是伤着您,那您什么事也办不成了不是?”

  楼下健身区有两个小秋千,奶奶一边摇晃着小孙子的秋千,一边和孙子“聊天”:

  “让奶奶坐坐行吗?”“不行。”“为什么啊?”“我怕您摔着。”

  “偷听北京” 点击率一个多月超6万

  昨日,记者在天涯论坛的“传媒江湖”版上看到,一个名叫《偷听北京——一个城市无意而真实的秘密》的帖子是城市偷听系列的“开山之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该帖点击率已经突破6万,回帖超过了500多条。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跟帖的网友对这种新出现的“偷听”表示支持。

  “好帖!语言也能反映这个社会最真实的一些东西。”网名为“淘淘嫣”的网友说。

  现在,有不少网友开始纷纷效仿这种方式,将日常“偷听”到的对话发到网上来。

  引发各地“偷听”潮

  受“偷听北京”这个帖子的影响,其他城市“偷听”帖子也都纷纷出现:《偷听长沙——古城墙里的那些私语》、《偷窥西安——发现古城的另一面》、《偷听延安——小城市的生活滋味》等都成了天涯论坛上热点推荐的帖子。有网友索性将这些“偷听”的帖子综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专题帖子:《今天,你偷听了没有?》。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关于“偷听北京”的消息就将近有200万条,“偷听上海”的消息有160多万条。

  此外,网上还有按各种场合划分的“偷听”:“办公室”、“公车地铁”、“商场超市”等地点都在“偷听”范围之内。

  流行溯源

  拷贝自“偷听纽约”

  记者联系上这个《偷听北京——一个城市无意而真实的秘密》帖子的作者“小刀断雨”。他对记者说,“偷听北京”的这个概念来源于“偷听纽约”。

  “美国人摩根·弗里德曼突发奇想创办了一个‘偷听纽约’的网站,专门记录纽约人的谈话瞬间,受到很多网友的追捧,最高时期一个月有400多万的访问量。”“小刀断雨”说,他把这个名字巧妙地借用过来,在天涯论坛上发了这个“偷听北京”的帖子。

  专家观点

  是市井文化的体现

  北京语言大学的张教授认为,不同城市的“偷听”内容,反映出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这些对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风土人情,是一种市井文化的体现”。

  心理咨询师贺京女士认为,这种原生态的对白,符合大多数人的趣味和猎奇心理。“取名叫‘偷听’符合了大多数人的窥探他人隐私的心理,但这种‘偷听’实际上并不存在偷窥隐私的嫌疑,相反我认为叫倾听比较合适。”贺女士认为。文/记者 曾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