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关系民族未来的系统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5日08:03 荆楚网-湖北日报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2000多万人,近几年更呈不断上升趋势。

  和城里孩子一样,农村的数千万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未来。

  省社科院研究员邹进泰指出,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必然现象。尽可能关爱、呵护这些稚嫩的花朵,是政府、学校、监护人及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深得民心的系统工程。枣阳市的“留守学生关爱工程”之所以成效显著,正在于他们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强大合力。

  比起第二监护人,学校老师的作用更为关键。老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甚至一句温馨的话语,往往让学生受用终身,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为防止留守学生辍学,枣阳市不少学校强化了教师家访工作。市二实小有不少留守儿童,该校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周玉琴、周全红等十几位班主任为了学生的入学问题,打无数遍电话,亲自登门寻找,确保所有“留守儿童”均在规定时间内入学。今春开学,清潭中学教师李宁主动到偏远的双湾村做家访,踏着山里的积雪,每天往返数十公里,两天内走访留守学生11人次,最后双湾村的留守学生全部到校。

  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困难,枣阳市专门设立“爱心基金”,鼓励条件相对较好的师生为贫困的“留守学生”捐款捐物献爱心。近两年,枣阳市每年为留守学生减免学杂费、教材费、补贴生活费近百万元。不少老师纷纷为他们捐款捐物。去年,仅刘升中心学校就为11名特困“留守学生”送去衣物70多件、现金2200元。

  杨当镇杜庄小学学生杜根丽、杜会霞是一对苦命的姐妹花,父亲入狱后,母亲心灰意冷长年在外,只是偶尔寄些生活费。去年,该校校长胡明生、教师王富林与这对“留守”姐妹结成帮扶对子,轮流接吃接住,时常为她们改善生活、换洗衣物、缝缝补补、买衣买鞋,小姐妹俩感觉“真像回到了家里一样”。有些留守学生因思念父母,出现精神萎靡、成绩下降等问题。不少学校为此开设了亲情电话,学生每月可与父母通一次电话,听听千里之外父母的声音,撒撒娇,消除心中的郁闷,了却思念之苦。学校还经常打电话与家长互通信息,向他们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家长也积极配合学校,跟踪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

  “这一代打工者和留守孩正在承受社会进步的代价,尤其需要社会的关怀!”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宗奎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孩显然是必要的,但最好的办法是让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一起生活。这就需要城市彻底敞开胸怀,实行更人性化的管理,让农民工在落户、就业、社保、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方面真正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再无后顾之忧。(记者李剑军通讯员牛合群谢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