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重庆珍档:48年前的炼钢少年找到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0:35 重庆晚报

  

重庆珍档:48年前的炼钢少年找到了(图)

  王正修:那时炼钢是瞎胡闹

  

重庆珍档:48年前的炼钢少年找到了(图)

  王正修向记者讲述当年的炼钢过程如何艰难。

  

重庆珍档:48年前的炼钢少年找到了(图)

  王正修向记者讲述他这些年的生活。

  王正修:订了20多年《重庆晚报》,没有白订!

  王正修妻子:我们都爱《重庆晚报》!晚报帮我们重新回到了那段激情岁月。

  晚报带我回到那年

  “订了20多年报纸,我终于得到回报了。”昨日14时许,推开渝北区阳光花园附近一小区底楼王正修家的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叠叠摆放整齐的《重庆晚报》。王正修拿起前天的晚报说:“上面这个炼钢少年就是我,就是我呀……”王的老伴赶忙一边倒茶一边拉板凳,“他呀,前天晚上一夜没合眼,今天上午又念叨起了。”

  48年前,王正修11岁,是个阳光少年。

  那年,他家住在朝天门,父母是当地的普通百姓;他在陕西路小学读三年级,家庭出身好,根红苗正;学习好,表现好,是学校的优秀中队长。

  那年,是他整个童年时期最美好的时期。他是年级优秀学雷锋积极分子,是陕西路小学“红孩子”炼钢炉旁的耀眼童星。

  把铁锅砸了去炼钢

  王正修向记者讲述他的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的孩子比较单纯,听老师的话。老师说党号召我们大炼钢铁,要“超英赶美”,我们就响应号召。我们也坚信,一定能“超英赶美”。

  学校动员我们贡献废铁,家里的铁锅、铁铲都砸了,当废铁贡献给学校。但是,光这些远远不够。

  放学了,我们就到朝天门码头拣废铁。开始,我就琢磨,看到水边沙土上有锈迹,下面多半就有废钢铁。后来,废铁拣光了,但革命热情高涨啊,我们就去到渡口偷那些“茅铁”,那铁砣砣沉,七八十厘米长,三十多厘米宽,中间有凹槽。我一个人搬不动,就动员同学一起搬,趁着天黑,搬回来,就扔进学校炼钢炉烧,鼓风机吹得山响。

  现在想来,那真是瞎胡闹,无知啊,小孩子能炼出什么钢。但那时我们不懂这些呀,满怀豪情闹革命。那真是糟蹋东西。炼啥子钢哟,烧出来的东西,黑黢黢的,上面有很多眼眼,像风干了的一砣砣猪屎!

  红孩子的蹉跎岁月

   王正修偷“茅钢”炼钢的事一直未东窗事发。

  他经历了最难熬的日子,是大炼钢后的大饥荒。“没东西吃,学校就派表现好的同学到山上挖‘土茯苓’,先是说挖给老师吃。那东西开始吃得你恶心,但饿呀,不吃那个吃啥?很多同学还没机会上山挖呢!我享受到积极分子的待遇。”

  “文革”前,王正修顺利初中毕业,考高中。后来读重庆煤炭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煤炭部562工程处。改革开放后,他成了单位的管理干部(退休时单位为四川煤炭建设第九工程处)。

  后来,他娶了单位老同事的女儿为妻,生下二男一女。十年前,老伴因病逝世。后来,他与渝北区一位贤惠的个体户结了婚,孩子不在身边,老两口就相伴过日子,老伴收拾房子,他就看书读报。逢年过节,儿孙绕膝。

  这些年生活很普通

   王正修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他没有下海,也没有太大的政治进步,像已远离了当年的众星捧月一样,平静地生活,与爱人拉扯三个孩子,直到孩子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家。

  “我们那一代人,与时代脱节了。上学没学到太多东西,后来又赶上各种运动,满腔热血,后来又都化为泡影。有机会挣钱时,但思想没及时转变,钱没挣多少。有时我就想啊,这是怎么了,怎么没有那种积极进取的感觉了呢,是自己老了吗?不是,是时代变了,人变现实了。”

  “你问我现在过得好不好?我告诉你,我干了几十年工作,退休工资现在几百元。以前的老同学来往也少了,人家比我混得好,哈哈,话又说回来,其实我也不差!但我老想回到过去,尽管那个年代做了很多荒唐事。但我们单纯呀!”

  王正修说,注定要与《重庆晚报》结缘:以前上班,在单位天天看晚报。从技术员、经济师到后来当上科长,一直晚报不离手。2002年退休后,他坚持自己订晚报。他说,他爱晚报,也信任晚报,就像爱老伴一样,说得在身边一直笑呵呵的老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说:我们都爱《重庆晚报》!晚报帮我们重新回到了那段激情岁月。

  新校友评老校友:穿得好傻哟

  48年过去了,当年的陕西路小学已几易其名,变成现在的重庆实验学校。七年级五班同学昨天从本报上争看当年的校友。

  “真的呀,这就是我们的老校友?穿得好傻哟!”兴奋而好奇的表情洋溢在孩子们脸上,他们也如当年王正修一样阳光灿烂。不同的是,他们不炼钢了,他们放学玩游戏,看电视,还有要做比当年王正清们多很多的作业。

  他们不能理解王正清,就像王正清们很难想明白现在孩子们的想法一样。

  读者黄光昭:老照片中记录横渡长江活动的历史,是时代的产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徐小玲不是蝶泳,是蛙泳,姿势还可以!

  记者袁尚武实习生彭璟/文杨帆/图网络编辑:李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