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招聘又出新“指数”要先看博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01:57 大连晚报

  招聘又出新“指数”要先看博客

  有招聘单位称可以观察时尚触觉,求职学生认为以此作衡量非常片面

  ■本报记者青果

  “你有博客或者QQ空间吗?”“嗯,有……不过写得不多。”“那你把链接发过来,我先看一下,再联系你。”这是一段招聘者与应聘者之间的对话。日前,记者在一个综合招聘会上发现,招人先看博客,成为不少用人单位的“新选择”。

  招人还得看博客

  许多应聘者都被突如其来的博客“指数”弄蒙了,学美术设计的小于就是其中一个。一开始,她给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投了文字简历,对方随机问的几个问题,也算应付自如。随后,招聘方冷不丁地抛来一句:“你有博客或QQ空间吗?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性格状态。”小于显然准备不足,支支吾吾答应着,“可是我不太写。”她补充说。对方让小于回去把博客链接和简历一并发到公司邮箱里,再作考虑。这时,簇拥在摊位前原本准备投简历的几个学生把伸出的手缩了回来。

  大连天音互动设计的经理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次他亲自来挑人才,没带测试题目,只打算把应聘毕业生的简历和博客链接一并带回去。在他看来,学美术设计的学生,美术基本都没有问题。博客是他至关重要的参考指数。“至少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时尚触觉,如果连博客都不知何物,生活仅限于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这样的毕业生思维往往不够活跃,不能适应艺术创作的工作。”陈先生说。

  据了解,为了让企业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给自己增加成功砝码,一些毕业生开始将求职博客的链接写入简历。专门的求职博客模板也已经应运而生,并开始在网上流行。

  博客并非灵丹妙药

  一位前来找工作的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激动。“写博客只是个人习惯,博客上的只言片语能真实反映什么?”他表示,招聘单位以此来衡量应聘者,非常片面。

  东北财经大学的汪老师对这种新现象也持否定态度,“用人单位与其诚惶诚恐,不如就单单考量才能,把人招进公司后,再慢慢用公司文化去塑造个性,这其实要比单纯凭借‘博客印象’风险来得更小。”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求职者的博客感兴趣的招聘单位多是设计、策划、广告公司。更多用人单位还是不太在意“博客”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