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养虎大王周伟森:为养虎变卖自己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30日12:41 央视《第一线》

  ·白 敏

  今年8月15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建议中国用“以虎养虎”的方式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老虎,不少国内外动物学家也赞同这一观点。于是,如何对老虎进行合理保护的话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篇文章令我猛然想起了一个人——桂林的养虎大王周伟森。对于这个人,我早有耳闻;对于他的故事,也很感兴趣。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去采访他。经过联系,我这次期待已久的采访终于成行。

  9月末的时候,我以央视《第一线》记者的身份,欣然前往。那是一个距离桂林8公里远的山庄,名叫熊虎山庄。

  山庄占地2000多亩,居然有1300多只老虎。不仅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还有一种由孟加拉虎变异而来的白虎。老虎三五成群,分布在各个虎山。走近虎山,从林间闪过的虎影,传来的阵阵虎啸,不时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是虎的王国。

  古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森林中,一只老虎的占地面积是三到五十平方公里,而在这里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虎舍里,却生活着三十几只老虎。

  养虎毕竟不是养猫,周伟森怎么会有那么多老虎呢?在一个虎山,我们见到了周伟森,他向我们讲起了他的养虎故事。

  1962年,周伟森出生在广西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自幼喜欢小动物,放过鸭子,养过蛇和猴子,18岁就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王。1988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其中鼓励个人和集体驯养野生保护动物的条款,引起了周伟森的极大兴趣。

  那一年,周伟森从各地动物园引进了12只老虎,试着养了起来。在传统的中医药中,虎骨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周伟森热爱老虎,但也是一个商人,交谈中,他并没有刻意回避自己养虎的真正目的——靠养虎赚钱。

  天降之财成就养虎大业

  初次养虎,横在周伟森面前的困难不少,但是需要他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却是老虎的伙食问题。老虎是食肉动物,除了肉,这些森林之王什么都不吃。

  三岁的老虎一天要吃八公斤肉。这样算,一年下来,一只老虎光伙食费就要花去四五万块钱,12只老虎一年少说也得五六十万,周伟森养蛇养猴的钱,哪里够老虎填饱肚皮的?

  摸着一天天瘪下去的腰包,周伟森对投资养虎有些动摇了。就在周伟森为养虎的开支发愁时,幸运之神降临到他头上。

  那一年,周伟森飘零海外的两个叔叔回家了。他们在海外拼搏几十年,资产早已过亿,可惜两老膝下无子。这次回乡,两个叔叔除了寻根问祖外,还希望能在自己的侄辈中找个人去继承事业。

  令周伟森没想到的是,两个叔叔不约而同地都看中了他,并且分四次给了他2.5亿元人民币发展事业,惟一的要求,就是要周伟森建个酒店在桂林发展旅游业。

  这笔资金的及时注入,不仅解决了周伟森的后顾之忧,还为他将事业做大提供保证。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周伟森的老虎接连繁育成功,养殖场的老虎一天天多起来。1993年,31岁的周伟森正式向广西林业厅提出申请,请求批准建立一个专门饲养以老虎为主的濒危野生动物科研发展基地。鉴于他在养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当年即获得特批。此后,周伟森便开始了他的养虎生涯,成为中国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大规模养虎的第一人。

  在叔叔的支持下,1997年,周伟森投资3个亿,将养虎基地从平南县老家迁到气候宜人的桂林。养殖基地大了,周伟森利用山庄的空地,还养上了黑熊、狮子及各种珍稀禽类。

  法律禁令

  山庄的老虎一天天多起来。多的时候,一只母老虎一年就能生下15只小老虎。周伟森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可是有一天,他看着老虎却再也乐不起来了——虎群越来越庞大,费用消耗也越来越高,却不能带来任何利润。养虎成了周伟森只赔不赚的无底洞。

  1999年9月,周伟森的熊虎山庄第一次出现经济危机,山庄不仅半年没给工人发工资了,还欠了周边老乡不少养牛养猪的钱。

  山庄171只老虎,如果没肉吃,那一定会出大乱子!面对山庄出现的危机,周伟森惟一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变卖企业。当时,周伟森有几家企业,都是盈利性企业。周伟森首先把变卖企业的目光集中到运输船队上。按照当时的市价计算,他的运输船队卖到一千八九百万元钱不成问题。但是,由于山庄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早已被买家掌握,几个买主联合压价,竟然将价格一直压到了1150万元。

  双方僵持不下,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天凌晨,山庄东北虎养化区,一只饿了三天的大虎竟然吃起了小虎。得知这个情况,周伟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只好忍痛以1150万的低价卖掉了自己的船队。

  一只成年虎每天要吃十几斤肉,山庄171只老虎一天就要吃掉两三万块钱,卖企业的钱又能维持多久?如果这笔钱花光了,山庄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周伟森想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那条向国家交售野生动物保护产品的规定,或许“以虎养虎”的路子能为他养虎带来一线生机。

  如果按照当时社会需求同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养虎这个项目很有发展。但是,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一个《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这个通知规定,严禁虎骨贸易,取消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虎骨制药。这条法规的出台,完全否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可以利用的规定,这意味着老虎利用的大门紧紧关闭了。

  一边是国家严禁销售老虎,就连死虎也不能利用、不能销毁的法令,一边是养虎昂贵的伙食花销,国内许多动物园早就放弃了对老虎的繁育。但是,周伟森放不下自己的老虎,这个包袱让他越背越重。

  “骑虎难下”的尴尬

  2000年,为了减轻自己养虎的负担,周伟森开始筹划放虎归山。当年7月,周伟森向广西林业厅提出在桂林猫儿山放归10华南虎的申请。

  一边等消息,周伟森一边加紧了对这10只华南虎的野化训练。但是很快,广西林业厅就给了他一个如雷轰顶的答复:不准放。

  原来,现在山林中缺少老虎喜食的野猪狍子等小动物,没东西吃,放出去的老虎难免会伤人。周伟森精心筹划的放虎归山计划落空了。

  活虎养不起,死虎卖不得。2001年,骑虎难下的周伟森在老家平南重操旧业,建起了养殖场,但所得利润仍然不能满足老虎的胃口!

  2002年,熊虎山庄的老虎进入繁殖高峰期,仅上半年,山庄就有168只小老虎出生,而此时的周伟森已经身心疲惫。万般无奈,他向广西林业厅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请他们代交国家林业部。报告中,周伟森陈述了山庄的窘困局面,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全部老虎赠予国家,请求国家接管他的熊虎山庄。

  然而,他又一次没想到,林业部竟然拒绝接收!有人捐赠濒危野生保护动物,明明是件好事,国家为什么不收呢?原来,1987年国家体制改革,动物园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变成自负盈亏的企业。由于老虎伙食太昂贵,许多动物园都放弃了对老虎的繁育。这笔养虎的专项资金也取消了。国家在一无养虎专项资金,二无场地放养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接受周伟森的捐赠呢?

  但是,了解到周伟森养虎的艰难处境后,国家有关部门给了他大力扶持,将周伟森的山庄指定为国内惟一虎种源繁育基地,并给他下拨了750万元虎种基地款。

  国家的这笔拨款,看上去不少,但与周伟森养虎的巨额开支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过,有了国家的支持,身陷泥潭的周伟森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他相信总有一天与虎有关的禁贸规定,国家统统都会废除。

  利用这笔资金,周伟森在山庄建起了这一排排崭新的虎舍。他一边养虎,一边想办法自救。山庄旅游,就是周伟森自救打出的第一张牌。

  每天山庄都有不少人来游园。一年下来,山庄的旅游收入有七百多万。这笔旅游收入,看上去不少,但是与养虎开支相比,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周伟森还得想别的办法。他打起了老虎的主意。2002年9月,周伟森第一次出租自己的老虎。

  从2002年开始,周伟森陆续将240多只老虎,分别从桂林移送到南京、宜昌两地的虎园和野生动物园打工。他试图用分流散养的方式,减轻山庄的饮食压力。虽说一年算下来,这能为周伟森省下几百万元的开支,但相对老虎伙食的巨额开支,却依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的旅游业都一落千丈,山庄的旅游收入也遭到重创。没办法,周伟森只好继续变卖自己的企业。仅仅一年后,老虎就吃光了周伟森所有的企业,他开始向银行借钱。那一刻,除了老虎,他拥有的就是一身债务了。

  “以虎养虎”

  周伟森讲完自己的故事,恰巧赶上吃午饭。他邀请我们到山庄的食堂和他一起用餐。这天午饭,周伟森吃得很香,因为菜里多了几片肉。菜里加肉,并是因为记者的到来,而是因为前一天,山庄杀猪喂虎,剩了点肉。隔夜的肉老虎不能再吃了,于是,周伟森和他的员工拿来改善伙食。

  这就是那个昔日的亿万富翁,那个曾经在一夜之间成为巨额财产继承人的幸运儿。如果不是痴心养虎,他又怎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据权威部门的统计,现在我国野生老虎不到三百只,圈养老虎有3000多只,而周伟森的熊虎山庄就占了其中一半。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分析了中国保护老虎的现实情况后,提出中国用“以虎养虎”的方式来保护濒临灭绝野生老虎的建议。

  周伟森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又有了新的盼头,他希望国家能修改法规,尽早通过“以虎养虎”的规定,这样他和他的老虎就有救了。

  可是,我们不知道,周伟森的这样一个希望要过多久才能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