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问题少年进魔鬼训练营矫正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2:04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讯 (记者 许海涛 实习生 冯涛) “你们不要进来!我不想回去!”王华一边用身体全力顶着厨房的门,一边近似发狂地对父母和老师喊,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菜刀。

  这是发生在王华家的一幕。王华曾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不适应校园生活,不得不休学。王华的父母把他送到一家有大学背景的心理训练营,因为吃不了苦王华逃回了家。

  僵持了两个小时后,王华被说服了,跟着老师回到学校。

  这家被王华称为魔鬼训练营的机构是河北师范大学原动力教育研究中心,3年来,先后有300多个像王华这样的青少年在这里进行过行为矫正,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回归社会,健康地生活学习。

  家庭式亲情教育遭遇失败

  杜俊鹏,心理学硕士,原动力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教育心理学实践9年。“最初的原动力更像一家素质拓展机构,通过各种心理、行为训练,发掘人的潜能。”

  2004年冬天,原动力因成功举办了两期戒除网瘾训练营,进入公众视野。让杜俊鹏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孩子不只是有网瘾,还有其他不良行为。“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转型为专门从事问题行为青少年心理研究的教育机构。”

  杜俊鹏把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归纳为两种表现。在心理上他们表现为性格特殊、意志薄弱、责任感缺失、观念偏差、心理年龄小。说的更明白,就是狂妄自大、任性撒娇、自卑、孤僻、暴躁等。

  在品德行为上,他们又表现为抽烟喝酒、不讲理、恶作剧、打架斗殴、不守纪律、欺侮同学、辱骂父母、殴打老师、偷窃、厌学、辍学、花钱没有节制、进入低级趣味娱乐场所、网络成瘾、不当性行为等。

  杜俊鹏说,处于

青春期的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问题行为,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更为突出。

  2004年10月,3个因网瘾而辍学的孩子被家长送到原动力。

  孩子出现问题一定是成长过程中缺了什么,这些孩子缺什么呢?杜俊鹏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事业,很少关心教育孩子,杜俊鹏想,也许这些孩子最缺少来自亲情的关爱。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他的真诚,杜俊鹏把一个孩子从一楼背上七楼。几位老师和3个孩子同吃同住在一起,他们把教室变成一个家。

  学生过生日,老师提前为他们准备生日

蛋糕。学生训练长跑,老师陪着一起跑。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受罚。

  为了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杜俊鹏带着学生从石家庄步行到北京,他们一起访问老农,一起考察希望小学,住的是艰苦的地下室,吃的是几元钱的饭。

  零距离的生活学习让老师和学生成了好朋友。学生们喊杜俊鹏“老杜”。

  不过,老杜慢慢发现了这种亲情教育的一些问题。老师的威严在哥们儿关系中慢慢淡化,学生越来越难管了。学生开始集体逃课跑到网吧上网。因为纵容,学生可以把胳膊搭在老师肩上,因为没有惩罚,有的学生甚至敢和老师动手。

  3个月后,杜俊鹏放弃了家庭式教育模式。杜俊鹏反思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实践,不是光有爱心就够了。“严酷的爱”或者是“符合社会规则的爱”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问题少年”的相关新闻
问题少年屡进救助站怎么办? (2006-09-14)
让社区来救助“问题少年” (2006-06-20)
“问题少年”矫正课程进京 (2006-06-19)
“问题少年”矫正课程进京 (2006-05-21)
瑞士问题少年被关猪笼管教 父母支付高额体验费 (2006-04-07)
美国法官判决问题少年30天内参军否则坐牢 (2006-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