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临时救助站成永久居住所 “过客”成“住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1日06:4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救助本属临时性质,一般在10天以内,但有人一住就是一年多“过客”成“住客”,难住救助站

  “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她来自哪里……”昨日上午,武汉市救助站的救助员刘勇,指着一个正在傻笑的小女孩,无奈地向记者介绍。

  小女孩看上去大约十三四岁,穿旧毛衣,留短发,让人疼惜的是:她不仅是个聋哑人,且患有智力障碍。

  像这位小女孩一样,说不清家庭信息、长期住在救助站的,目前还有142位。也有的压根就没打算回家……

  “救助,本来就是帮助困难群体。送他们回家或给他们提供吃住都是‘帮助’,本质上并无区别。”救助站站长易明友说,但尴尬的是,一些“过客”成了“永久客人”,短的住了几个月,长的已住了一年多,这逐渐成为一道难题:由于他们长期住站占去不少资源,其它救助工作受到越来越大的牵制和影响。

  “根据国家规定,救助站提供的救助属于临时性的,一般在10天以内,救助经费、住房也都有限。但被这些‘住站者’大量占用,其它工作就没有多少空间了。”易明友说。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好吃懒做的职业乞讨者,利用救助工作的“温情”,装聋、装哑、装傻、装病,骗住救助站。更有甚者,钻救助的空子,将聋哑和弱智少年儿童故意丢弃,甩给救助站!

  “两个多月前我们去救助一个弱智儿童时,一男子反复3次打电话问我们接到孩子没有。然而孩子一到,他不见踪影了……我们判断,打电话的就是弱智儿童的亲人,他把孩子带到救助站附近遗弃,然后又报料让我们接孩子。”救助员涂菲介绍。

  “这些长期住站者消耗了本可用来救助他人的资源。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法律措施,加强鉴别工作,对假求助者依法清理、处罚;对确属痴呆傻或聋哑残疾者,应依法转入福利机构赡养、管理。”湖北大学社会学专家洪威雷教授如是说。

  (记者王孝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