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父母西湖断桥寻女续:日本电视台欲来拍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06:07 今日早报 | |||||||||
核心提示 2005年8月17日,本报2版刊登了《断桥被弃女婴十年寻亲》。就是这篇文章的见报,引出了一段传奇故事。一年多过去了,当年在断桥与女儿的代理人失之交臂的徐礼达夫妇,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收到了来自美国的静芝的照片。
静芝的故事不仅打动了早报的读者,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不久前,日本富士电视台专门委托一个摄制组来杭州拍摄一个关于此事的专题片,也采访了对找到静芝父母起了关键作用的本报记者。日本富士电视台相关联系人告诉记者,这个片子将于本月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奇迹体验》节目播出。 而在美国,一名来自中国的学者得知这个故事后,开始为寻找静芝的养父母而努力。 静芝的故事感动富士电视台 11月初,一个来自日本的国际长途打进了本报热线。电话那头,一个女声用带点口音的汉语问:“请问,你们是刊登了静芝故事的那家报纸吗?” 这个电话来自日本。打电话的青田史子,是日本富士电视台的联系人。她告诉记者,富士电视台知道了静芝的故事后,非常有兴趣,他们想把这个故事介绍给日本的观众。 青田史子对记者说:“我们是通过网络知道静芝的故事的,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故事。它讲述了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一种非常真挚的感情。爸爸妈妈在抛弃了自己的女儿之后,10年时间一直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让我们有很大的感慨。而最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是连续两年七夕,静芝的父母徐礼达夫妇明明知道见到女儿可能性非常非常小,还在这么热的天到西湖边断桥上等待静芝的出现。” “这是在美丽的杭州西湖边发生的非常美的故事,我们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同时,它也有很多的警世意义,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让日本的观众也了解。”青田史子告诉记者。 青田史子介绍说,日本富士电视台和日本电视台、朝日电视台一样,都是在日本非常有名、非常有影响的电视台。富士电视台这几年对中国的报道也非常多。 因为本报对找到静芝的父母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富士电视台特别重视对本报的采访,在此之前就进行了多次联系和确认。受日本富士电视台委托,上海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摄制人员来到杭州,拍摄这个断桥故事。 关于静芝的节目,将在12月的《奇迹体验》节目中播出,时间是晚上8时,正是收视的黄金时段。 “这是一个富士电视台很著名的栏目,它主要是报道全世界的不可思议的,或者是令人感动的事情,其中也有不少报道是关于中国的。”青田史子对记者说,他们觉得,静芝的故事,算得上是一个奇迹,播出后肯定会有很大的社会反响。 徐礼达重回遗弃静芝的地方 因为富士电视台的这次采访和拍摄,使得徐礼达在时隔一年多之后再次前往苏州。2005年8月18日,徐礼达夫妇在苏州与静芝养父母的委托人吴学峰女士见了面。那一天,双方都很激动。也就是通过吴学峰,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女儿在美国生活的一些情况,知道了女儿现在的名字:Katie。 这次去苏州,第一站就是当年遗弃静芝的三元二村市场。 市场还是11年前的那个市场,只是略显热闹一些,周围多了些建筑,旁边马路变得更宽敞了。11年前的一个夏日清晨,徐礼达把刚刚出生的静芝放在菜场的一个角落里。自那以后,这个女孩子的命运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1年来,徐礼达第一次重回旧地,感慨颇多。 “我们是在这里把女儿丢掉的,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真是太糊涂了!” 三元二村市场紧紧地挨着京杭运河,当看到几条货船伴着突突的马达声开过时,徐礼达再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静芝当年就出生在运河的一条船上。生她那天,她的母亲钱粉香难产,受了很多苦。 “这两天都在下雨,到了苏州以后,突然不下雨了,天边好像还有点彩霞。丢掉静芝的那天是个晴天,河里也有几条船开过,11年过去了,我不能原谅我自己啊!”徐礼达回忆说。 离开了三元二村市场,徐礼达又来到了苏州儿童救助中心(前身是苏州福利院)。 静芝就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她也是在这里被美国的夫妇领养离开中国的。这是徐礼达第一次来到苏州福利院。 站在福利院的门口,徐礼达仔细地看着。那里有一个四层的小楼,旁边还有一些小房子。 徐礼达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这是静芝生活了一年的地方。不知道那一年她在里面过得好不好,每天都吃些什么,冬天有没有冻着,有没有受什么委屈啊!”徐礼达喃喃着。 “进去看看吧,看你站了快一个小时了!”路过的一位好心人看到徐礼达久久地站在福利院门口,劝他进去看一看。 徐礼达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想进去,是我实在不忍心进去,我知道福利院的孩子很多都是被遗弃的,和我们家静芝是一样的,一看到他们,我就想到静芝,我的心里难受!”徐礼达对记者说。 离开苏州福利院时,徐礼达还在不停地往回望,久久不愿离去。 能见到女儿一眼就满足了 作为静芝的父亲,徐礼达也曾经有过重新把女儿接过来的幻想和冲动。 “现在看来,让静芝回到我们的身边,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能够见上孩子一面,亲口对她说一句对不起,我就很满足了!” 看到静芝的美国养父母寄来的信和静芝的照片后,徐礼达一家有过惊喜,静芝的照片也一直挂在徐礼达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不过现在,徐礼达又没有了他们的消息,也不知道应该怎样联系静芝的美国养父母。 徐礼达也曾想过,能不能给远在美国的静芝寄点东西?徐礼达说,静芝的养父母可以暂时不把东西交给静芝,也可以把东西给她但暂时不说明来历。总之,他们希望自己的一份心意能传达到静芝的身边。这样,在将来的某一天,静芝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即使无法原谅他们,也能明白自己亲生父母的悔恨与惦念。“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其实一直在想念她,她可能会好受一些。”徐礼达说,“听说孩子18岁后,静芝的养父母会把她的身世告诉她,到那时候,说不定她会来中国找我们,我就等着那一天吧!” 热心学者为他们的相聚奔走 就在静芝的故事传到日本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另一名热心人士在为此奔走。他就是宾夕法尼亚州Millersville大学传播与戏剧系副教授常昌富。 常昌富是江苏东台人。1995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前,他曾在福建电视台和一家杂志工作。从2000年起,身在美国的常昌富开始制作关于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的专题片,为此他利用闲暇时间,用两年时间走访了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等地大约100个收养了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2002年,这些素材被剪辑成两个长度为60分钟的纪录片——《爱无疆界》(Love Without Boundaries)和《难以忘却的女儿》(My Unforgotten Daughter)。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和对大量美国家庭的访问,使得常昌富在看到静芝故事的第一时间就引起了关注。通过查询电话号码本等方法,常昌富找到了静芝的美国养父。对发生在中国的一切,静芝的养父已有所闻。然而静芝才11岁,年龄尚小,她的养父母并没有将“断桥故事”告诉她。对是否要与徐礼达接触,他们也还在犹豫之中,他们也不愿向中国媒体透露他们的姓名。常昌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正在努力与静芝的养父母一家沟通,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并能将静芝的生活近况,告诉一直在惦念她的徐礼达夫妇。□本报记者王晨辉 张远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