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8只狗上了“户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05:29 三秦都市报 | |||||||||
一个月来,细心的市民可能都感受到了西安治理狗患所带来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城市里曾出现过的狗咬人、狗闹人的现象正在消失。西安此次大规模治理狗患,在得到市民广泛支持和理解的同时,大获成功,市民文明养犬的意识也已形成。 6000余只狗办了“户口”
“这些天忙得不得了,来办狗证的队伍排到了办公室门口。”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政秘处行政科王殿录科长说,西安警方自11月1日开始在全市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犬类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办狗证的市民明显增多了?熏仅11月2日至3日两天,就有700只狗办了证,两天补办的狗证相当于平时几个月的量。来自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的消息,从11月1日至11月30日,全市共新办理狗证6108个,接到群众举报并查处330余处,共出警2260人次。一个月的行动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群众支持的多了,理解的多了,我们的工作也好干了,我们从心里感到欣慰。”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局长吴喜乐感慨地说。 文明养狗成新风尚 12月3日,家住雁塔区的刘先生给宠物狗戴上了狗牌,并带上了袋子和铲子。“这样可以及时的清理狗粪便,以前没这意识,这次看到宣传才知道,给狗备案,定期免疫,出门带上工具于人于己都有益。”刘先生还说,爱狗更要文明养狗,这样做既不会引发出狗破坏环境、狗咬人,更不会让狂犬病蔓延,也就解决了养狗所带来的矛盾。在西安像刘先生一样,越来越多的养犬人意识到文明养犬的重要性。自11月7日,西安环北路社区向全市发出文明养狗倡议以来,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同时文明养犬也逐渐成为了共识。 彻底治理需要您的协助 11月1日,西安开展了犬类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对部分曾经饱受狗患之苦的西安市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一个月来西安的城市狗患得到一定的缓解。“但要彻底达到狗与人和谐相处,不仅仅需要政策、法规,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爱狗,更爱人。”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局长吴喜乐感慨地说。 据统计,在西安市13个区县中养狗总数已超过30万只,单靠警方的力量对13个区县的无证狗收容、留检,这样的力量太单薄,要彻底治理狗患需要市民的大力协助。西安市民都知道,目前,西安正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市人民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治理狗患也是为了给市民一个好的环境卫生。西安创卫需要您协助,治理狗患更需要您的协助。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您养狗的同时也要遵守养犬相关条例,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治理狗患,消除不文明养狗现象,共同创造文明、卫生的城市。 集中整治养殖场 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局长吴喜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治理工作,西安市治理狗患已初步取得了成功,市民文明养狗的意识也在增强,在这次治理活动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感谢广大市民对警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他强调,市民发现无证狗可以继续举报,治安局将一如既往地为市民创造平安、良好的治安环境。下一步,警方将集中整治一些养殖大户,如养殖场等。在此希望没有为狗办理证件的市民及时补办,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治理狗患是项长期工作 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局长吴喜乐说,从11月1日起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犬类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媒体的宣传,市民更多地了解了养狗的相关政策,也给予了公安机关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前来主动办理狗证的市民明显增多。市民对警方的工作理解了,警方的工作就能做好。感谢市民的支持和理解,今年,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将继续治理狗患,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治理狗患是一项长期工作。 治理狗患带来干净生活环境 “自从整治狗患以来,我们村子里的狗少了,地也干净了。”昨日,家住西安市含元殿的王大妈提起治理狗患的事便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她告诉记者,没治理之前,村里大狗小狗三五成群,大人小孩遇狗避之不及,狗的粪便随处可见,用“狗患成灾”形容也不为过,自从治理狗患以来,村子里再也见不到四处乱跑的疯狗,环境卫生也干净了,再不为出门见狗而烦恼了。 记者昨日在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和环城公园等地方看到,市民带狗出入的现象已较平时大量减少。公交司机李师傅也欣喜地说,以前经常有乘客怀抱小狗乘车,但最近一个时期这种现象很少见了。 市民担心整治后又现新狗患 近日,一些知情人士向记者反映,限制养犬专项整治进入联合整治阶段以后,有关部门对违规饲养的大型犬、烈性犬进行没收,很多养犬人不愿把狗处理掉,更不愿意让狗被强行没收,因此或把狗关在家里,或想办法将狗送到住在非限养区的朋友或亲戚家“避风头”。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一个朋友最近添养了好几只狗,一打听才知道是别人寄养在他家的。 苗女士说,把狗送到限养区之外饲养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不少市民担心,治理风头过去,这些寄养的狗是不是又得回来,到时会不会又产生新一轮狗患问题?芽 本报记者 朱娜 实习生 邓叶娟 杨德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