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店主开门放电视民工天天免费看(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1:43 重庆晚报

  

店主开门放电视民工天天免费看(图文)

  老权每天为民工准备电视节目表

  每天预告节目,3年换了4台电视,被民工称为民工娱乐中心

  只有5个平方米的旧书店淘古斋,在沙坪坝区覃家岗步行街很不起眼,但方圆几公里的民工都亲切地称它为娱乐中心——3年多来,60岁的店主权军大爷只要在家,每天都为民工播放电视。

  看电视

  每天赶早占位置

  寻找权大爷的淘古斋很容易,只要在覃家岗步行街随便问一句:“民工看电视的地方在哪?”对方都会说得清清楚楚。

  1日19时45分,电视中正播放“中江表妹”的方言喜剧,几十位民工围在电视旁,不时爆出笑声。

  50岁的李光玉是铜梁人,去年开始在附近某工地做杂工,在淘古斋看电视已有一年多。李光玉的丈夫陈泽发说,他们夫妇进城打工六年,从没遇到这么好的城里人。陈曾建议权大爷卖点烟酒,权摆手说:“不用你们照顾,放电视只是顺便。”

  永川双石镇民工赵明贵,在附近工地打工1年多,每天晚饭后到淘古斋报到。赵说,每晚到淘古斋看电视的民工太多,少则二三十人,多至上百人,“去晚了只能站后面。”赵说,打工二十多年,以前下班不是和工友喝酒打牌,就是倒头睡觉,成天接触的只有灰桶、铁铲。近1年来,他知道了拖欠工资可找劳动局,北京奥运会、家乡永川撤市设区等。和赵明贵一样每天赶早来看电视的民工还有四川达州民工王强和林志富,他们常从三峡广场走过来,就为了“不受人白眼,放心看电视。”

  放电视

  一天不放睡不着

   每晚8时整,权大爷准时换碟,放连续剧《密令》。电视机旁挂着一小黑板,上书:“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百姓文化生活”,节目预告:18时30分,重庆新闻;20时,26集电视连续剧《密令》第1、2集。每晚民工离开前,权大爷便将预告写上,让民工知道第二天的节目。权大爷放电视有规矩:每天准时收看本地和央视新闻增长知识;之后半小时喜剧放松精神;最后,再放两小时电视剧消遣。冬天晚上10时,夏天晚上11时准时关电视,因为“民工第二天还得上班,必须保证休息。”

  权大爷还自己出钱买碟,《小兵张嘎》、《侦察兵》等上百张碟片塞满了他的抽屉。

  “除了娱乐,重要的是要增长知识。”权大爷常将自己订的报纸和杂志放在电视机旁,以便看电视的民工随时翻阅。到了夏天,他将新旧报纸分开,新报纸阅读,旧报纸给民工当座垫。

  三年来,除了外出买书,权大爷从不离家,因为每天总惦记着给民工看电视。“一天不放,就像功课没完成,睡也睡不着。”

  换电视

  3年换4台越换越大

  因放电视,权大爷每天要10时以后才回家,每月电费近百元。对此,很多人不理解。权大爷说,他以前是农业局工作人员,接触农民的时间多,深知农民进城打工不容易。“希望能给他们歇气的凳子,放松大笑的氛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里的生活。”

  三年前,淘古斋刚开业,只有一台18口寸的旧电视,常有民工站在外面看电视,他索性将电视斜对着马路放。之后,看电视的民工越来越多,权大爷索性写了节目预告。半年后,电视太小,怕站后面的人看不清,权大爷花了200多元,托人从江津老家买了台21口寸的电视。因旧电视效果不好,不久,他又将家里25口寸的电视抱到店里。今年,看电视的民工增至上百人,权大爷花2000元买了台29口寸的新电视机和DVD机。这几天,权大爷正四处跑家具市场,想找一个带滑轮、能随时转换角度的电视柜,“到时,再配个音响,效果就好了。”

  三年来,淘古斋在民工中名气越来越大,附近工地有新来的民工,工友们都会向他介绍权大爷的“民工娱乐中心”。昨日,记者现场随机问了10多位民工,他们甚至不知道权大爷姓权,只知道他是个“不给农民工白眼的城里老头”。

  记者张一叶实习生朱丹/文罗川/图网络编辑:孔祥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