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市第六人民医院15年为24万患者解除疼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6:30 深圳商报

  【本报讯】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慢性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学习班11月30日-12月3日在我市举行。国内外疼痛医学专家介绍并现场演示了近年来疼痛微创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尤其是脊柱相关性疼痛治疗新技术,给许多慢性疼痛患者解除痛苦带来曙光。

  据悉,虽然疼痛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通疾病中就有100多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长期疼痛不仅导致患者及其家庭质量的严重下降,还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国际疼痛医学大会在2002年将疼痛列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1991年,南山医院成立疼痛专科。现任中国医学会疼痛学会委员、市六医院副院长的张德仁,以“为民除痛为神圣职责”,当年带领一群年轻医生从单一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疼痛起步,逐渐探索出“药物+物理”的综合疗法、针刺与中药外敷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整体治疗方法等,仅综合治疗就包括物理疗法、中药外敷、口服药物、冷冻疗法、激光镇痛、小针刀、全息疗法等40多种。

  近年来,在南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六医院选派骨干医师赴海外进修,并邀请国际顶尖的疼痛治疗专家来深授术,使该科在微创技术治疗顽固性疼痛方面连续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目前,市六医院疼痛中心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临床疼痛诊疗中心,在技术水平以及门诊量、病床数、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5年共为24万患者解除了疼痛的折磨。

  在院长杨佳勇等领导班子的倡导下,市六医院积极推动“科教兴医”,近年来承办了众多全国和国际性的大型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将新技术倾囊相授。目前一批实用镇痛新技术在我国许多医院很快得到推广,尤其是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出血少、术后感染小、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福音。

  相关链接

  市六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的部分微创镇痛技术

  病例一:双极水冷式射频治疗慢性盘源性疼痛

  33岁的汤女士10余年前出现腰背部反复酸胀疼痛,CT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确诊为“盘源性腰痛”。医生通过对她的椎间盘双侧穿刺,通过射频热能加固包绕椎间盘的外层纤维环。术后,汤女士起床及活动之后再未诉说腰痛。

  病例二: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

  贺先生车祸后虽经6次手术保全了肢体,但左上肢的臂丛神经损伤却无法修复,异常疼痛。医生将微电极植入他的脊椎硬膜外腔,通过导线连接埋置在皮下的刺激发生器。每当疼痛发作,刺激发生器会放出电流,用外来的刺激抑制疼痛在中枢的传递。而且,电极导管一旦植入,终身受用。这类手术属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用于治疗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等慢性顽固性疼痛。

  病例三:腰椎B-Twin椎间隙融合术

  49岁的陈先生20年前出现反复腰痛。CT显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完全清除椎间盘内髓核,冲洗干净上下椎体;再将B-Twin融合器植入病变的椎间隙,使其膨胀到适合高度,配合植入自体或异体骨,有效恢复并保持椎间隙高度。目前,陈先生的腰部疼痛、左下肢疼痛及麻木症状已消失。

  病例四:胸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毁损术

  78岁的孙女士两年前右侧肋部出现间歇性、烧灼似的疼痛,并伴有瘙痒,诊断为带状疱疹发作后引起的神经痛。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对她进行局部麻醉,用射频机“烧”断胸脊神经。患者右侧肋部术后未见皮肤发红和疱疹存在,疼痛消失。

  图为南山医院疼痛科学术带头人张德仁(左二)与荷兰的罗伯特教授研习国际医学界镇痛新技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