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引进人才不治本 国内软件测试业亟待“主动造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7:26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 王晓娟 通讯员 李颖 报道:日前,为解决软件测试等技术人员紧缺的难题,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宣布了一项“马克·波罗交换计划”,该计划将通过“空降”手段,解决软件测试等人员不足问题。而有业内人士认为,仅依靠一个计划无法有效改变整个中国软件测试人才紧缺的现状,国内软件测试人才供应体系应具备“主动造血”的功能。

  据某人力网站调查,软件测试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几大职位,成为今年IT企业重点招聘对象,其中对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量更是居高不下。

  面对巨大的测试人才缺口,越来越多企业纷纷侧重测试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储备机制,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被动输血”,即引入人才能缓解测试人才短缺的一时之需,但只有国内软件测试行业形成“主动供血”机能,即自主培养人才,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深人力资源分析师陈羽飞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培养,已初步形成大学和社会职业培训体系联合提供人才的框架式结构,其中社会培训担当的比例更大。

  北大测试专家告诉记者,在一些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比例可达到3:5,而目前国内公司很难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表示,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国产软件业发展缓慢的一大瓶颈,要提高我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水平,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的“主动造血”机能亟待形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