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打工归来房子“丢”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9:13 中安在线-现代农村报

  2米高的两根房梁,搭放数块木板,这就是村民杨万明两个儿子的“床”。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两个幼小的孩子每天要爬到2米高的房梁上睡觉。杨万明是涡阳县标里镇东杨村农民。11月9日,他告诉记者:“我们夫妻外出打工,房子被村干部强行拆了,现在只好借住在弟弟家。”

   在东杨村,像杨万明一样房屋被迫拆迁的农民达到34户,时值入冬,甚至还
有6户农民拆迁后无房可住、无处安身。这一切,都源于东杨村“两委”干部的拆迁冲动和违规上马的商业街开发项目。

  地处偏远的东杨村和众多村庄一样,并无任何优势而言,距离镇街道有5公里。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2003年底,村“两委”干部突发奇想,搞中心村建设规划,开发商业街。此项目规划占地26亩,涉及34户村民的房屋、院落和宅基地拆迁合并。

  2004年3月,标里镇党委、镇政府召开党政联席会,并下发正式文件同意此规划上马。此时,该项目规划既没有上报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审批,也没有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讨论、通报。

  2004年3月,村干部开始“动员”农户拆迁。对征用宅基地,按每亩10000元标准补助,房屋拆迁每户数千元不等。即便如此,由于没有资金支持,村干部玩起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先把规划好的商业门面地块按间出售,每间价格在10000至16000元不等。对回迁的34户农民,没有给予任何优惠,他(她)们也要按同样的价格再“买”回自己的宅基地。可笑的是,由于拆迁补偿费打了白条,回迁户只能在回购宅基地时通过抵扣、才能“拿”到自家的拆迁补偿。

  村干部如此作为,自然遭到了拆迁农户的反对。拆迁伊始,20多户农民开始联名向上级政府反映,至今问题还未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大部分拆迁农户的反对,加之资金等因素困扰,东杨村的商业街项目目前也是举步维艰,陷入两难境地。

  “我就如兔子一样,连窝都没有,以后再也不回家了。”村民钱万法至今还记得儿子离家出走前说的一句话。钱万法告诉记者,按规定他拆了旧房想在原址翻建,可是村干部不同意,强迫他在规划区内出高价买地建房,他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如今。老房子拆了,新房不让建,他只好借宿别人家。在县城上学的女儿,双休日回家也没地方住。两个儿子各自谈了对象,感情处得很深,但因没房子,两个未来的儿媳先后和儿子分了手。村民杨万明说,他在广东打工,去年春节回家,一下子找不到家,房子“丢”了,后来才得知家是被村干部给扒了,村里给他的拆迁费和宅基费只补助了6000元。可是,就这6000钱拿不到手,要等到买新宅基地时“抵扣”,现在要想重建3间房,还得拿出4万元买宅基地,实在买不起。

  村民杨万星说:“我的父亲杨友荣失去宅基地后,没房住,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了。”就此事,记者找到了标里镇党委书记李向前,他的解释是,杨万星父亲的去世,在拆其房子之前,和这事没关系。但杨万星说:“我家的房子是3月5日被村干部扒的,因没房子住,我的父亲4月15日一气之下喝的农药,在医院一直昏迷,没抢救过来,4月26日去世了。”

  由于村“两委”负责人不愿接受采访,记者在涡阳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得以听取了标里镇党委、镇政府负责人对此事的解释。他们说,这一项目用地26亩多,沟塘河占地16.57亩,坟地0.36亩、老宅基地9.73亩。大部分都是河滩地,当时村民大部分都同意,村里和村民签有协议,对村民收费是因为要搞基础设施投入。至于有的村民没地方住,村里已经安排,但他们不愿意去,房屋的拆迁费标准都是按城市的最高标准给的。

  对此,村民们反驳,大部分拆迁户村里根本没安排住所,只有极少数农户给安排了。

  因村民多次上访,目前,标里镇也感到事情“严重”,镇里成立了调查组,调查报告认定:1.群众反映此建设项目未报上级批准情况属实,2.村里低价买高价卖问题存在,3.该项目实施时未经村民会议同意,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由此,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给予村支书杨万涛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村主任杨万玉通报批评。但是,如何解决无房农户的过冬问题、如何妥善处理这个“烂摊子”,目前,标里镇党委、镇政府尚未拿出解决的办法。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他们说,征用宅基地对外出售,应报国土、建设等部门审批。占用农民宅基地后,在规划区内对农户宅基地应占一补一,拆迁房屋应依法补偿,具体补偿标准按国家、省相关政策执行。县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此问题进行查处。本报记者王明存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