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他情愿义务给哦邻居修电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12:25 辽沈晚报

  高中档住宅小区居住的各界精英、成功人士多,但是邻里之间交往不够……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居民孙修君独居半年憋得慌,他常常发出感慨:“同住一个小区,为啥形同陌路呢?”后来,他心生一计,为增加沟通,吸引大伙儿,他在社区张贴“告示”,给院子里的居民义务修电脑。

  他自责:错怪了保安

  

  34岁的孙修君10年前大学毕业后到沈阳定居,过去一直住在单位宿舍,今年初在莱茵河畔社区买了一套住宅。

  一天半夜,他下楼时猛然发现新买的一部电瓶车不翼而飞,就气冲冲地找保安员。

  保安员问:“你的车锁好没有?”“锁好了”,保安员让他描述车子的外貌,又追问是否锁好,孙修君执意坚持已经锁好。其实,他强调自己锁好了,目的是把丢失的责任推卸给保安。

  保安员见拗不过,就带他来到保安住所,由他认领。原来,保安员夜里巡视时,发现了这台没有上锁的自行车,就推到住所,以防丢失。孙修君见状,窘迫地笑了。

  孙修君深感惭愧,他自责地想了许久: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大家平时接触不够,缺乏必要的沟通,如果小区业主之间、业主与工作人员之间都“混熟”了,也就是“一笑了之”的事,何至于出现这种相互提防、推卸责任,甚至敌视对方的现象呢?

  他呼唤:却无人喝彩

  

  后来,孙修君有意识地与邻居多交往,但奇怪的是,园区内活动的居民大多是那些老人和孩子,而且,基本上固定场所和人员,大家的交流很谨慎,似乎在有意回避。

  作为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那些中青年居民,往往不愿现身,每天进出驾驶车辆,基本上都是往返于楼上、电梯、地下车库。即便伺机搭上话了,人家也是躲躲闪闪,缺少一般住宅大院邻里之间相濡以沫的那种亲近感、热乎劲。

  孙修君思索过后,想出一个办法。

  第二天,小区的几个显著位置,出现了这样一个“告示”:“本人自行车三次未锁,均被保安送回,为回报社区,愿意无偿提供便民服务,我擅长电脑维修,哪位邻居需要家电维修和信息咨询,请拨电话82008472,14号楼2单元17楼3号业主孙修君”。

  “告示”贴出后,孙修君每天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给手机充电,怕耽误电话接听。他满心欢喜地期待众多邻居会登门求助,然后相互结识,成为朋友、知己,继而像亲戚似的相处、走动。

  尽管那张“告示”在风雨中飘摇了很长时间,却只有两三个邻居上门造访,连邀请孙修君登门服务的加一起,也不过十来家。

  这样,他精心设计的一场以住宅社区为“根据地”、以爱好特长结交朋友、密切邻里交往的想法,只得暂时搁浅。但他并没有收场。

  他期待:结识更多邻居

  

  11月28日,在孙修君的家里,记者了解到他是沈阳市东陵区政协委员,多年来致力于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

  他猜测,社区内居住很多能人、各路“高手”,不充分发动起来,是对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他很希望通过一种有效途径,把本社区居民聚到一块儿,实现无障碍沟通,业主之间取长补短,把手中的绝活亮出来,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就地就近、不出大门就得以妥善解决。

  莱茵河畔社区干部对这一看法表示赞赏:“孙修君公众意识很强,经常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他上半年曾经提出的增设‘莱茵河畔’标志,这个建议很快被采纳付诸实施,方便了大家。”

  “我们这个花园式小区确实‘埋伏’着各界精英、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如果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的确有优势为邻居提供便利。”

  社区干部坦言,确实有些居民不爱露面,喜欢私密生活,我们也不好更多干涉,有时,我们登门都不爱接待,广场搞演出都不来观看。

  几年来,为建设和谐社区,培育和睦邻里,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往,社区想了一些点子,比如说全天开放娱乐场所,组织居民参与趣味运动会,观看各种主题晚会,开展各种文体比赛、习练太极拳等,旨在增进居民之间的理解、信任与沟通,现在看有些效果,但还需要加强,不知道其他兄弟社区及其居民还有什么好招法,拿出来共同分享。

  投稿电子邮箱:lswbsy@vip.sina.com 通信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339号《辽沈晚报》民生服务部收 邮编:110014

  编辑有话说

  今天,跟邻居说一句话

  看完这篇稿件,编辑确实有一种感慨。现在住在花园小区里的邻居们很少往来,大家似乎都在刻意保持着一种“安全距离”。越是高档小区邻里间越是“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想,能否就在今天,邻里间说上一句话,哪怕是一句问候,都能让竖立在邻居间的“寒冰”融化。我们也想征集有效地增进邻里间感情的好办法,如果您有好办法或好想法可以拨打96006告诉我们。

  社区特约记者 杨国良

  来源:辽沈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