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老年生活,期盼“精神呵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08:30 扬子晚报

  编者按随着社会老龄化越来越快,老年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到20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8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生活自理程度不足50%,平均每个人到他临终的时候大概有1.99年要卧床度过,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则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记者近日采访中看到,在江苏,因为出台了全覆盖的基本保障机制,温饱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主要烦恼,而精神慰藉、权益保障等成为时下较为普遍的老年人问题。本版采写的一组报道,就是为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人问题。

  人到老年,怎一个烦恼了得

  老年人,最是孤独难耐

  目前我国约有2/3老人的家庭出现了“空巢”,家中没有儿女、亲人相处;有的老人身边虽有子女,但由于子女忙于工作、家务、教育孩子,常常忽略了老人。孤独,正在成为当今损害城市老人身心健康的最大杀手。

  [个案一]八旬老人在澡堂消磨时光

  在82岁的李爷爷眼中,越来越多的城市高楼大厦使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走家串户简直就是奢望!因为不习惯高楼的生活,李爷爷多次要求儿子送他回农村去。

  李爷爷原本生活在苏北农村,儿子在南京工作。老伴去世后,儿子便将他接到了城里。可是,白天,儿子、媳妇都上班去了,与邻居又不认识,老人的生活孤单无比。后来,家人发现老人喜欢上了泡澡堂。可是,前不久,李爷爷又一次到澡堂去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把大腿的骨头跌伤了,至今还躺在床上。就在儿子抱怨他不该常去澡堂时,老人含泪说了一句令人唏嘘的话:“那里好歹有人啊!”

  [个案二]老伴去了,孤独一人日难挨

  今年初,家住南京河西的冯阿姨老伴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携手走过30多年,突然之间,失去了相依为伴的人,这种痛苦令冯阿姨夜不能寐,每天都要吃上几片安眠药,才能睡上片刻。

  “老伴死后,我活得很痛苦,家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想呆的地方。这样活下去真是太可怕了。有时我真想去死……”过度的悲伤和痛苦,一直在打击她脆弱的神经。前不久,她被南京脑科医院鉴定为抑郁症,正在进行治疗。

  [专家点评]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卫:社会学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老人需要一个“大环境”、一个多种声音共生的空间与他们相伴,“孤岛式”的生活状态危害很大。因为一旦失去交流,也就失去了生活的鲜艳色彩。

  “蹭老”、“啃老”,让老人无可奈何

  由于就业难、房价上涨、年轻人承受压力能力减弱等客观原因,在一些家庭中,老年人反而变成“支撑”。一些子女早就将敬老、爱老抛诸脑后,乐当“啃老”一族。[个案一]“儿子结婚,我是取款机”

  小舟(化名)大学毕业工作3年后,准备在江北买一套30万元的期房。父母把大半辈子积蓄10万元交给小舟付首期。小舟月薪3000元左右,每月除了支付2000多元的房贷,工资就所剩无几了。自己的饭钱只有“吃”父母的退休金。

  记者调查发现,近几年,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人都考虑贷款买房。在随机采访的一些市民中,一半的子女都是靠父母的钱买房,或者由父母出首付。

  [个案二]“养儿为防老”竟成“养老要防儿”

  江宁76岁的刑老太早年丧偶,带着儿子改嫁,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大。2003年3月,她家的老房面临拆迁。刑老太的儿子闻风而动,叫老太把补偿款交给他保管。刑老太想:“自己老了,财产早晚都是儿子的”,便将拆迁补偿的事一古脑儿交给儿子去办了。

  令刑老太没想到的是,儿子在拿到补偿金后,就再不见人影。更令老人心寒的是,政府每月发给她的200元过渡费也被子女冒领侵吞。悲愤不已的刑老太拄着拐杖找到了江宁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终于从儿子那里获得了赡养费。她说“养儿防老”的话靠不住,现在“养老要防儿”,幸好还有好心人帮忙,今后的日子只想一个人清闲地过下去。

  [专家点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迎春: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明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赡养父母是做子女的义务,像带不带孙儿、买不买房这些都是老人的权利。权责不分,就会给家庭带来不应有的矛盾甚或冲突。“蹭老”、“啃老”吃掉的是老人的心、长幼之间的亲情!

  情感需求,期待子女共鸣的“心弦”

  幸福的“黄昏恋”会使老年时光充满无限美景,有利于老年人互助携手共老。但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的黄昏恋却遭受了阻碍与挫折——[个案一]面子与钱,反对父母再婚的主要原因

  70岁的杨老先生老伴去世20年了,一直单身,虽然儿孙满堂,却没有一个人来管管老人的生活。如今,杨老先生住进了养老院,看中了一个老干部的遗孀。可等杨老先生将“新娘”领回家时,家里顿时掀起了风暴,子女要赶老太走。最后,他们得知老太尚有几万元存款时,态度才有所改变。两年后,当老太的几万元存款已所剩无几时,他们最终把老太赶走了,老人又回到养老院孤寂的生活中。

  据了解,儿女反对父母再婚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认为父母再婚丢面子;二是经济上的,担心父母再婚后影响了自己的继承权;三是赡养关系上,认为父母再婚后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个案二]金钱纠纷难解,劳燕终分飞

  杏林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丁慧介绍,有对老夫妇,也是半路夫妻,结婚8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两人还合伙买了房子,老头掏钱买房,老太太掏钱装修。没事的时候老两口商量,说百年之后这房子归谁啊?老头说我买的房子当然归我的儿女,老太太说那我还掏了装修钱呢!老头说,那好,我把你那份还你。老太太一阵心寒。就这样,子女们还没说什么,两个老人先吵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劳燕分飞。

  省老龄委统计,目前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117万,占户籍人口的15%。其中很多老年人往往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闪电”结合,而忽视了对方情感上的需求,导致婚姻生活走进了“短”(认识的时间短)、“平”(感情平淡)、“快”(分手快)的怪圈。

  [专家点评]南京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程晓认为,老年人有自己的需求,不光是吃饱穿暖就行的。如果有个情投意合的老伴相互照顾,老人过得开心,儿女也可以少烦神,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他提醒说,“黄昏恋”应该以双方的真情实感为基础,再婚最好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谨慎处理,如果过于轻率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

  渴望“精神赡养”,最迫切的诉求[采访手记]倾听老人所言,记录老人所行,分析老人所思,让我们感触良多。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例如“丧失”工作、丧失权力和地位、丧失金钱、丧失亲人、丧失健康等,这些改变让老年人心里难以接受。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他们从长期紧张、有序的工作与生活状态突然转入到松散、无规律的生活状态,心理落差较大,一时很难适应,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生活切换”之后的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孤独,最担心的是健康。渴望“精神赡养”,这是老人的最诚挚而迫切的诉求。杭春燕唐悦曾力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