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慈善期待怎样的感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08:55 解放日报

  慈善不等于施舍。现代慈善观念认为,个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简单出于做好事的动机,而是个人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份外的德行,而是个人自我强加的义务,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体现。个别孩子不懂得感恩,是一个问题,但社会对孩子的不懂感恩如此大动肝火,同样也是问题,甚至可能是更大的问题。这至少说明,我们还缺乏成熟的慈善观念和制度。

  ●主持人:本报记者 杨 波

  ●嘉 宾:顾 骏(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新闻背景: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因为一场“沟通误会”,而使一件本应皆大欢喜的善举,演变成一场受助人“委屈”、资助方“伤心”的“恩怨情仇”。

  尽管率先披露该事件的记者称,其目的是让大家来思考:“为什么善良的种子结下的都是变异的果实?怎样的善心,才是最好的结局?”但在天涯社区以及其他论坛,针对此事的几千条评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指责受助大学生、“力挺”影视明星孙俪的。有网友讨论,“一个月500元的生活费到底够不够一个贫困生用”?更多意见则表示,“善心不求回报,但需要感恩”。

  主持人:有人指责受助大学生的花钱方式,有人批评他“知恩不图报”,称这是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还有人怀疑他的修养和品质……所有这些,构成了网上舆论“一边倒”的态势。好事变坏事,欲求和谐却致矛盾,这种情况谁也不愿意看到。但事情既已发生,我们需要思考的,也许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为什么类似让人不愉快的慈善事件屡屡出现?问题出在哪里?

  顾骏:舆论呼吁加强感恩教育,形成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风气,这样的想法本身不错,也获得了广泛响应。但我们在谴责受助生“忘恩负义”的时候,是不是还应该想一想,如此高调的道德谴责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会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慈善的初衷是帮助人,使人得到积极的发展,但逞一时口舌之快的道德批判,是否恰与这一初衷相违背呢?

  按照媒体报道,在“资助门”事件里,受助学生的言行是有不当之处。但由此简单得出其人品成问题的结论,是轻率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正处于人生成熟期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花钱,不知道怎样与人沟通,不善于表达自己,完全可能是因为不懂人情世故,或者缺乏相应能力所导致的,未必就是人品有问题。现在网络上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动不动就把人的行为往道德上靠,随便对人下善恶评断,偏好从表现来猜测动机甚至臆断人品,而没有看到,很多时候能力缺乏才是事情的真正原因,而能力不是人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不否认人品、动机的重要,但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还是慎重一点为好。可以同他讲道理,告诉他怎么做更得体,而不要随便作道德谴责。

  至于慈善活动中一再出现不知感恩的受助者,更说明问题不单纯在个人,而可能有更深刻的体制原因。在谴责个别受助者不懂感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社会舆论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求受助者感恩,会不会给受助者本来就脆弱的自尊心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从而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对感恩更觉得勉强?感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欲速则不达。如果社会能平和一点,受助者就可以放松一点,感恩则可能来得更自然一点,更发自内心一点,而所有的人包括捐助者和受助者也许都会感觉更温馨一点。

  主持人:一位网友说,“如果你在马路上施舍一元钱给了一个乞丐,他转头拿去买彩票,你看到了心里总归觉得不爽”。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捐助的钱要花在刀口上。不过,也有一些人不赞成这种捐助,认为这会滋生受助人的惰性,养懒汉。您怎么看?

  顾骏:这种心态实际上反映出我们的慈善观念存在一些问题。慈善是一套复杂的文化、社会机制,有其自身的逻辑。慈善不等于施舍。现代慈善观念认为,个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简单的出于做好事的动机,而是个人承担对他人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份外的德行,而是个人自我强加的义务,是现代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主体地位的体现。财富越多,能力越强,责任越重。

  反观现在的慈善活动,施舍的味道相对较浓。由于社会慈善组织尚未发育完全,普遍存在以或明或暗的行政命令方式“号召”慈善的做法,间或有个人捐赠的慈善行为,也是零星分散的。舆论也常常分不清捐助者和受助者各自的权利边界。一方面存在对捐助者强索硬讨的情形,比如谴责所谓的“为富不捐”;另一方面则对受助者使用捐助作过分的干预,限制其日常行为。这是否反映出社会上部分人士对慈善确实存在过度敏感和过度亢奋的情形呢?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来看整个事件,就会发现,个别孩子不懂得感恩,是一个问题,但社会对孩子的不懂感恩如此大动肝火,同样也是问题,甚至可能是更大的问题。这至少说明,我们还缺乏成熟的慈善观念和制度。必须明确,个人有权决定捐还是不捐,捐多少,捐给谁;受助者也有权安排获得的捐助,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只要不过分出格就行了。捐助者要宽容,旁观者更不必多加指责。

  至于社会捐助会不会导致懒汉增多的担忧是不无道理,但问题绝对不是通过向受助者施加压力(包括要求他们感恩)就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在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的古训一直深入人心。也正因为如此,当迷雾重重的慈善纷争一再成为新闻焦点时,人们心中的困惑也油然而生:该以何种方式行慈善之“善”?怎样的资助关系才是和谐、健康并具有建设性的?

  顾骏:某种意义上,慈善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涉及的内容极其繁复。从个人美德的角度看,慈善是发善心,做善事;从社会分配的角度看,慈善是一种内在平衡机制。社会强调效率,容易导致强者对弱者的排挤,而慈善代表着强者对弱者的援助。强者与弱者之间这一既排挤又援助的张力,正是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内在机制。

  中国有良好的慈善传统,但现代慈善理念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慈善传统向现代制度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全社会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心情迫切而使慈善沦落为一种社会压力机制,造成所有当事人都陷入尴尬之中。舆论要多提倡以平常心看待慈善,尊重慈善的自主性质,让捐助者与受助者在平等的前提下,真诚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慈善的社会功能。如果说,受助者不懂感恩是一种心灵扭曲的话,那么当下社会应该做的,首先就是避免过度施压造成更大的扭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