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德宏公安边防支队潞西边防大队禁毒防艾小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9:29 云南日报

  彩旗飘扬,鼓乐悠扬。11月16日,德宏州州委、州政府在潞西市风平镇法帕村召开禁毒防艾现场会。当地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自发地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用歌声、掌声、笑声和赞美声对德宏公安边防支队潞西边防大队禁毒防艾驻村工作队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能过上今天安宁富裕的生活,潞西边防大队的‘驻村工作队’功不可没!”法帕村委会的领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工作队进村入户抓禁防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俗有“孔雀之乡”的美誉。但因毗邻境外毒品集散地——金三角,这儿也是毒品重灾区。潞西市风平镇法帕村委会,有17个村民小组共7266人,现有吸毒人员114名。吸毒引发的偷盗等治安案件和艾滋病传播蔓延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稳定,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素有拥政爱民传统的德宏公安边防支队潞西边防大队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04年12月,根据《中共德宏州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组织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队进村入社》的决定,潞西边防大队党委决定,抽调官兵组成进村入社工作队,进驻法帕村委会,帮助当地群众打赢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加强领导,潞西边防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任组长的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16名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警官为队员进驻法帕村。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000元作为启动经费,为工作队购置了自行车、工作包等工作必备用品。工作队队员、中尉警官孟黎明,嫌自行车速度慢,不方便及时进村入户处置禁毒防艾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自掏腰包4000多元,购置了一辆摩托车。从此,在法帕村的街巷里,总是活跃着他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的身影。村民们都说:“我们只要听到孟警官摩托车的‘突突’声,心里就踏实多了。”

  工作队实行分组驻村工作制,半年轮换一次,自带物资给养,平时吃住在群众家中,主动交纳伙食费。为调动村“两委”工作的积极性,工作队在村委会专门设立禁毒防艾办公室,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禁毒防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法帕村禁毒防艾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方法、目标和任务。建立了一支由50名群众基础好、文化素质高的少数民族群众组成的“禁毒防艾志愿队”,发挥他们“三熟一通”(人员熟、地理熟、情况熟、语言通)的优势,与队员进村入户,摸清了毒情疫情,了解了群众需求。指导帮助村委会建立了两个治保会和17个治保小组和护村队、护场队、“女子攻心队”等基层组织,培训了110名禁毒防艾骨干,壮大了禁毒防艾队伍。为方便群众有困难、有情况能及时联系上队员,工作队员将自己的姓名、职责任务、联络方式等基本情况制成“心连心联系卡”,发放到全村1488户家庭中,密切了警民关系。工作队驻村以来,通过群众提供的线索抓获零星贩毒人员7名,收戒吸毒人员13名,救助服务17起。“女子攻心队”与各村吸毒人员结成帮扶对子,共劝说21名吸毒人员自愿戒毒,主动帮助戒毒人员照顾老人、看管孩子,解除了戒毒人员的后顾之忧。

  帮助戒毒人员扬起生活的风帆

  为促使禁毒防艾工作深入开展,工作队带头捐款设立“禁毒防艾基金”。工作队队员、中尉警官王泽民在家庭经济极为拮据的情况下,主动捐款1700元,深深地感动了周围的人,当地群众,尤其是先富起来的部分群众,踊跃捐款捐物,短短时间便筹措到资金3万多元。工作队利用基金,成功举办了两期戒毒班,帮助7名吸毒人员申请美沙酮替代治疗,帮助21名艾滋病患者落实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和抗病毒治疗。投入5000多元,将毒品、艾滋病危害及预防措施以汉、傣、景颇三种语言印制成册,发放到群众手中。“志愿队”入户宣讲毒品、艾滋病的危害,妇女组织开展“管好丈夫、教好孩子、阻止艾滋病进我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了广播里有声音、墙壁上有标语、街道上有布标、群众家中有资料。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明显增强,参与禁毒防艾的热情空前高涨。

  村民腾波岩旺因吸毒妻离子散,房屋倒塌,居无定所。在工作队的教育和帮助下,他戒断了20年的毒瘾。为使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工作队利用基金帮他建起了新房。他逢人便说:“吸毒害得我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是边防警官们让我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有5年吸毒史、3次强制戒毒经历的女性吸毒人员石月团旺,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厨师,自从她染上毒瘾后,村里有红白喜事再也不请她帮忙。通过工作队面对面的帮教,她成功地戒断了毒瘾,工作队将她推荐到风平派出所法帕警务站当炊事员。对毒品有切肤之痛的小石为让更多的吸毒者脱离苦海,用工资组织起一支宣传队,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寨,宣传毒品的危害,效果非常明显。当地群众都说:“有了小石的现身说法,我们怎么也不会沾染毒品的!”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做好禁毒防艾工作的同时,工作队还积极投入法帕村委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村民开展“三化”(房前屋后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和“四帮”(思想上帮进步、经济上帮发展、生活上帮困难、文化上帮提高)活动,帮助153户群众改造了畜、禽圈舍,协调电信公司以最低价格为拉老村94户群众安装了座机电话。指导修定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规定》。大队投入1.5万元为法帕村架设了人畜饮水管道,建立了图书室、文化娱乐室,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生活环境。同时积极与州、市农科技术部门联系,举办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为群众提供价格便宜、品种优良、经济效益好的种苗,帮助362户农户种植了1700亩香料烟。通过近两年的扎实工作,法帕村委会的吸毒人员从原来的114名降至56名,且这56名吸毒人员全部处于戒断巩固中。毒品危害和艾滋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突破。州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对工作队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 张雪飞 通 讯 员 牛长江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