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3名抱抱团首倡者失业 称不想再抱(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7:18 华商网-华商报 | |||||||||||||||
在路上,两只蚂蚁相遇了,却只是用触角互相碰了碰就继续各自上路了。走过一段路程后,两只蚂蚁都很后悔:在这样广袤的天空下,我们这么渺小的个体,能够相遇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然而我们竟然都没有拥抱一下彼此。下次,希望我们彼此拥抱,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互相取暖。
———摘自网友“那时初见”对长沙抱抱团的注释 10月21日,6个年轻人把澳大利亚人胡安·曼恩在悉尼街头提供给陌生人的FreeHugs(“免费拥抱”或“自由拥抱”),以“抱抱”的格式拷贝到了长沙。接着,通过网络,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成都等20多个城市很快成功复制。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抱抱”成风。赞成者、反对者,多达300万条信息搅热了整个互联网。“抱抱团”首倡六人组成员之一的杨莹说,“抱抱”的走红,如同一面反射镜,让疏懒于交流、情感冷漠的都市人多少看清了一些自己的影子。 “抱抱团”首倡六人组 源自西方的一个“免费拥抱”,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复制到全国20多个大城市,这是杨莹和她的五位同事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 今年9月,这个22岁的女孩大学毕业,在长沙的一家科技公司,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公司的视频网站里,杨莹做媒体策划,王凯是项目总监,才子豪担任网站策划,小苏负责IT技术,小春是项目策划,ELLE来自新西兰,是网站的首席设计师。 10月20日,一个偶然机会,才子豪在澳大利亚的一家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名叫“FreeHugs”(中文译为“免费拥抱”或“自由拥抱”)的视频,观后他深受感动。也了解到,“自由拥抱”这种温情活动从两年前开始,已在美、英、法、澳等30多个国家流行。 才子豪与同事商量后,决定将活动拷贝到长沙。只是,他们也担心,这种西方的文化,来到中国这个感情内敛的传统国度后,会不会水土不服? 创意的灵感和尝试的冲动很快让他们付诸行动。当天下午,几个年轻人瞒着老总,分工负责,各自忙碌起来。他们给活动起了一个好听又浪漫的名字“抱抱”。 毕业前,杨莹曾在当地的一家网络媒体实习,利用当时建立起来的关系,他们在长沙市黄兴步行街开展“抱抱”活动的策划,很快得到了一家网站的大力支持。 因为担心遭遇作秀嫌疑,6个人一直对外宣称,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单位,因为共同的爱好,偶然走到了一起的。杨莹说他们还分别使用了化名。“现在想想当时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否则,你就没有办法开展活动,表达通过拥抱,真情传递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的初衷。” 当天晚上,6个人忙到深夜。对于次日的行动,会不会有市民参与,能不能送出免费的“抱抱”,谁的心里也没底。但是,他们却想好了最尴尬的结果:一个小时,如果没有人参与,就撤。 教授没能张开双臂 次日中午12时30分,一张纸板出现在长沙最繁华的黄兴步行街。纸板一面写有“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另一面写有“FreeHugs”。第一个举牌子的是小春,一个阳光男孩。杨莹和女生ELLE紧随其后,其他三人,也陆续赶到。 秋日的黄兴步行街有些凉意,逛街的市民把手放在口袋里,不到万不得已,懒得拿出。也许被小偷偷怕了,时尚的女士都将挎包夹得很紧,戒备心颇高。 “抱抱”们过来了,如同一道风景。起初,好奇者居多,但没有一个人接受拥抱。女士们看到高举的“抱抱”还条件反射般地夹紧了包。俊男靓女们见小春张开双臂,不是躲就是跑,“免费拥抱”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 就在抱抱们的心快要“冷却”的时候,一位男性农民工鼓了鼓勇气。小春抓住时机,快速解释,并送出了第一个拥抱。农民工抱得很紧,心贴着心,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小春说这是他第一次和陌生人拥抱,感觉很好,很感动。 实际上,这位勇敢的农民工,成了中国第一位享受“抱抱”的陌生人。“温情是可以传递的!”杨莹肯定地说。 第一个“抱抱”送出后,第二个来了,当天,杨莹送出了50多个拥抱。得到“抱抱”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年轻的父母还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陌生人拥抱,一些得到拥抱的男孩或者女孩,还主动从首倡者手中接过牌子,向路人送去自己的拥抱。一位在网站上得知活动的女孩还自己做了“抱抱”牌,加入到了“抱抱”行列。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系学生廖敏雁称杨莹为姐姐,他们是在活动现场认识的。当天,廖敏雁和两名女同学看到有关消息后,立即赶到步行街,参加活动。 “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廖敏雁说他们班上有79个同学,一起呆了三年,很多同学之间至今还没有说过一句话;他家从农村搬到城市,住了快一年,对门住的是谁,至今也不知道,就是见了面也没有打过招呼。“有时真感觉这个社会挺冷漠的。”“一次拥抱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温情传递开了,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廖敏雁坚信。 当天的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数百长沙市民,得到了“免费拥抱”和来自陌生人的关怀。6人组的成员也格外兴奋。当天晚上,他们和澳大利亚人曼恩一样,把拍摄并制作好的活动视频放在了网上。视频有一个细节,拥抱的两个人,腹部被制作成橘红色,表示温暖在传递。 但是,也有市民无法接受这种舶来的“抱抱”。开展活动时,才子豪就碰到了一位大学老教授。 “你是导演?”才子豪说不是。老教授又问:“这是什么意思?”才子豪做了解释。“我是大学的教授,认为你们这种方式不是很好,中国的传统是不适合在街上拥抱的。”“初衷可以肯定,但形式不可取。” 才子豪为自己做了许多“辩护”,但教授还是没能张开双臂。 旁边一个年轻男子走到才子豪面前,说:“能不能关怀一下我?”才子豪说可以,并抱了男子一下。没想到,刚抱完,男子就指着另一头的一处婚纱摄影展台,说要才子豪帮他“关照”十分钟。原来,男子在拉婚纱照业务。 长沙“抱抱”活动的视频,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全国。“抱抱团”概念应运而生。短短几天时间内,仅长沙在互联网上就诞生了三个抱抱团,上海、武汉、北京后来者居上,抱抱团一个接一个的诞生。“传递温情,化解冷漠”为主题的抱抱活动,开始四处开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