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记者调查发现上千头牛被“困”在农户家中牛已养够个不见收牛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2:21 大连晚报

  

记者调查发现上千头牛被“困”在农户家中牛已养够个不见收牛来(图)
记者调查发现上千头牛被“困”在农户家中

  牛已养够个不见收牛来

  ■文/本报记者 江湖 实习生 吉福

  ■图/本报记者 紫日

  8个月前,瓦房店市太阳办事处楼房村的姜大爷与一公司协作,给自己家养的黄牛配了一个优良品种,当时公司承诺6个月之后高价回收姜大爷家的仔牛。可如今已经是第8个月了,姜大爷心中美好的希望逐渐破灭;面对着眼前杀不得、卖不得的“过期牛”,一系列的疑问在姜大爷心中油然而生:延期收牛?强卖饲料?单方合同?公司是否不再收牛了?据悉,在瓦房店,像姜大爷这样的农户不少。

  养了八个月还没来收牛

  近日,记者赶到瓦房店市太阳办事处楼房村见到了困惑的养牛户。60岁的姜大爷带记者看了他家的两头“过期牛”。据姜大爷介绍,在去年开春,位于瓦房店市炮台镇的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与他协作。姜大爷说,当时该公司称,由公司负责提供牛精,配种产崽后在家养到6个月,公司就来收购。

  姜大爷称这种牛为“日本和牛”,是日本黑毛和牛与复州黄牛的杂交品种。当时公司规定,只要在6个月内,小牛能长到200公斤至250公斤,公司就会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如果超过规定重量肉质则会变粗,收购价也会随之下降。“我是今年4月份配的牛,如今已经过了8个月了,公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曾到太阳办事处配种站问过,他们说牛的肉质不好,所以才暂时不收了。我想自己把牛杀了或者卖了,公司却规定,与他们公司协作的杂交牛不允许私自出售,否则公司还会罚款,所以,只能一直养着。”姜大爷愁容满面。

  据记者了解,像姜大爷这样与这家公司协作养牛的,采取的是典型的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据介绍,全太阳办事处去年与这家公司合作饲养的这种“日本和牛”有上千头,而且与该公司合作的至少还有七八个乡镇。而目前,这些农户都只能选择继续饲养“过期牛”。

  一次送来三个月饲料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养牛户吕大哥家,吕大哥说,他手头也同样压着一头“日本和牛”。据吕大哥介绍,一开始,公司对小牛吃的饲料没什么要求。可从去年开始,协作公司实行了新做法,就是必须喂该公司提供的特制饲料,说是能保证小牛生长。当时,该公司只是将饲料存放在配种站里,农户喂多少,就随时去那里买多少。这种饲料每包120元,但农户考虑到饲料中有油脂,容易变质,所以每次就买个十来公斤。这位农户说,他感觉小牛吃这种饲料,并不比吃普通农家饲料长得好,所以大家认为公司是为了多赚点钱。

  “可是大概到了今年9月,就来了一帮人,说是公司指派的到各村挨家卸饲料。”吕大哥回忆说,送饲料的人称,他们把每头小牛3个月共需的特制饲料3包,一次性送到农户家里,等卖牛时从牛款中扣除饲料钱。送饲料的人还承诺,吃这种饲料的小牛,交牛时每公斤可以涨一元钱的收购价。

  “当时是夏季,这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在家里放上3个月,不是要变质吗?”吕大哥还担心,口头上说涨价,到时候不兑现怎么办?当时大家纷纷把意见反映到配种站那里,配种站却表示责任不在他们。

  合同为啥不给我们一份?

  姜大爷告诉记者,与该公司合作以来,他现在手里只有公司派发的一份《犊牛饲养管理手册》,“我是在给牛配种的时候和卖牛时在合同上签过字,然后合同就被收回去了。”农户们表示,“合同大概是在配种站吧。”

  怀疑牛有问题推延收购

  记者昨天联系到了大连雪龙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繁育部张经理。张经理说,这次的收牛期的确是在10月份左右,但在公司收牛过程中,经检查发现,有的牛身上有类似水疱一类的异样,当时公司担心有疫情,所以才推延了收购期。但张经理向记者保证,现在已经排除了这种怀疑,从这周起,公司将重新收购。

  关于饲料的事,张经理表示,送饲料主要是为了保证饲料的真实性,因为通过配种站发放饲料,曾有人往里搀假。他还说,“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农户,而且饲料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3个月内应该不会变质。”

  最后,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与农户签订的是正规合同,公司与农户手里各一份,“我们不可能扣农户的合同,可能是配种站没有把合同交到农户手中。”另外,记者问:“公司变更了这么多决定,在合同中都有体现吗?”郑经理表示:“会有所体现。”

  昨日,记者准备发稿时曾打电话询问姜大爷,公司有没有派人收牛,姜大爷表示还没有,他很担心公司不再收牛了“一年到头就指望着牛过日子,都盼着把牛换成钱过年” 。

  图片说明:瞅着“窝”在手中的牛,农户们手中只有一份《犊牛饲养管理手册》做凭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