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于向荣:济困路上不回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05:27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于向荣:济困路上不回头(图)

  看着所资助学生的成绩单,于向荣一脸满足

  救助左云铁链锁身哑女、送流浪的精神病人回家、资助农村小学、为抗洪前线筹备物资

  新闻前缀

  在本报关于救助左云铁链锁身哑女(本报2005年10月15日、10月19日)和青海患病民工(本报2006年9月15日)的报道中,一位以“于女士”名义出现的好心人成为读者关注的对象。近日,在记者对她进一步的采访和了解后才知道,这仅是她进行社会救助中太过平凡的“两件小事”。

  “大同民间救助第一人”

  已救助了二十多名流浪者和精神病患者

  记者联系采访于向荣的时候,她正在为一个孤儿联系求学的事情。“现在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些内容,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于向荣在电话里说。

  今年60岁的于向荣是大同市城区司法局的退休干部,出生在大同农村。“我从7岁就开始操持家务,那种穷是刻骨铭心的,因此我知道有困难的人是非常渴望得到帮助的。”

  救助流浪者和精神病患者是于向荣济困的主要内容。最让她难忘的是帮助一个流浪10年的男子与家人团聚。1995年的一个冬夜,她在街上“捡”回了精神有些不太正常的流浪男子刘同凯,出资为他治疗一年后才艰难地与其江苏的家人取得联系。当老于让其家人来接人时,对方竟大骂她是骗子。她一时蒙了,但最终决定亲自送刘同凯回家。“那天,村里所有老乡都来了,站了满满一街。”原来,大家都想来看看这个送刘同凯回家的人,到底是个活雷锋还是个大骗子。当现实摆在乡亲们面前时,掌声响彻了整个乡村。原来,刘同凯失踪后,家人多次找寻无果,其间,曾被所谓的“知情者”骗了不少钱,后来就以为刘同凯早已不在人世了。因此,他们接到于向荣的电话时,以为又遇到了骗子。当地政府听说此事,盛情款待了山西好心人。酒席上,刘同凯的母亲和妻子长跪在于向荣面前,痛哭不起。

  这样的流浪者和精神病患者,于向荣已救助了二十多名。因此她被人称为“大同民间救助第一人”。

  “因为经济原因,并不是每一个碰上的都会管到底。更多的是一到冬天,和老伴缝好棉衣棉裤买上棉鞋上街去找,发现这样的人就给他们穿上,再想办法通知民政部门。”于向荣说:“他们要是冻坏了,社会的负担会更重。”

  资助甘肃一所农村小学13年

  今年,她又和周围人一道用假期翻修了大同一学校校舍

  2006年9月1日,对于大同县瓜园乡渔儿涧村小学的42个孩子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走进校园的一刹那,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假前还破破烂烂的校舍在短短40多天后变得宽敞明亮!

  这是于向荣及周围一帮好心人投资18万元进行的一项助教行动,因为“原来的教室随时都有塌下来的危险,一群幼小的生命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不吃不喝也要为孩子盖新房”的老于和一帮好心人利用一个假期在这里盖起了13间宽敞的大瓦房。开学前一天竣工的时候,整个渔儿涧村沸腾了,于向荣等人也累倒了。“倒也值了。说实在的,那真是比自家盖房心里都畅快。”于向荣说。

  这并不是老于第一次支教助学。早在1994年,她就开始资助甘肃省岷县麻子川乡吴纳村小西沟小学,13年来,她承担了这所学校学生的全部上学费用和老师的工资。今年5月,于向荣第一次去甘肃这所学校看望了她资助的孩子们。当地领导专门接待了她,并高兴地告诉她已有不少孩子从这里走出去考上了大学。而且随着政府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施行,从今年开始她不用为那些孩子们操心了。那一刻,于向荣的眼睛湿润了。

  周围有很多好心人

  他们积极响应每一次捐助,于向荣说,这是她最感幸运的

  “许多救济活动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感到最幸运的就是周围聚集了许多好心人。几乎每次呼吁救助时,他们都能积极响应,从十元到上万元,大家的爱心融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于向荣一再向记者强调这些事情不是她一个人在做。

  1998年我国南方遭遇特大洪灾,于向荣从电视上得知抗洪前线子弟兵有脱水症状,心急如焚。她找到一个用盐、碱、绿豆熬煮小米的治疗小偏方,用传真发到抗洪前线。没想到,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播出了这件事情,兴奋之余,她开始担心前方能否保证这些物品的供应。她马上发动大伙,一方面筹集资金,一方面联系购买绿豆、小米。短短5天时间,竟然筹集了32万元!

  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于向荣自己的生活却很清苦。去价格便宜的早市买菜,从未买过百元以上的衣服。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于向荣常常讲: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感恩。“我在吃饭的时候,就会想起在日头下辛苦劳作的农民,冬天享受暖气房的温暖时,就会想到井下采煤的工人,是社会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生存环境,我怎能不感恩。”

  爱心是能够传承的,于向荣的儿子贾昊在北京上大学时,靠打工所得连续4年资助甘肃一名贫困学生。“每年给那孩子寄2400元,直到他出国留学时,因需要移交给我资助,才告诉我。”于向荣一脸自豪。

  本报记者郭斌

  编辑:白云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