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抵制圣诞节发起人:发起倡导基于对中国文化自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19:24 新浪嘉宾访谈

  北大清华等校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之后,引起很多关注,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今天新浪网独家连线此倡议书的发起者王达山,就网友关心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解。以下为电话沟通摘要。

  马骧:你好,王达山先生。我是新浪网的主持人马骧。

  王达山: 你好。

  马骧:您是“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这个事情的发起者?

  王达山:对。

  马骧:我们看到了相关的调查,现在一共有62148名网友参与我们的调查,留言非常多6000多条,认为中国过“洋节”是西方入侵的,应该抵制的占51.96%,赞同的占31.05%,无所谓的16.99%,您对这个调查结果怎么看?

  王达山:我觉得这个调查结果如果是属实或者客观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应该是达到了我们倡议书的基本目的。

  马骧:您是怎么想到联合十名哲学、教育学的博士发出这个号召的呢?

  王达山:首先并不仅是哲学、教育学的,既有管理学的,理科、文科的,一个综合系统地考虑,我为什么没有签名呢?因为我已经博士毕业了,在校博士生签名是因为他们在校可以表达一下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立场。

  还有一个考虑当然是名校了,这样可以考虑到一个名的效应,扩大影响。

  马骧:这个新闻出来以后非常受关注,我们看到很多报纸上了头条,电视媒体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今天看到最新的进展,有一名您的倡议者退出了联名倡议,现在只剩九位了,是不是这样?

  王达山:我要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论说,因为当时我只找到两位朋友一起发起一个事,

武汉大学的…,还有我的另一位朋友,因为我们三个人不可能认识所有高校的博士生,所以我们是朋友托朋友找朋友,去这样联系人,因为联系的过程之中,比如起草书通过邮件反复发送,可能有的没联系好,根据我朋友的介绍,南京大学的一位同学好像是开始同意的,后来因为他觉得可能是起草书没有看到,觉得观点不太符合他原先的想像,这样他退出了,不管他退出还是在里面,我都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我还想说明另外一名观点,现在还是十名博士,还有
四川大学
的崔罡博士也参加进来了。

  所以现在还是十位博士,以后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博士为这个事情说话。

  马骧::发起倡议有这么大的反响在您的意料之中吗?

  王达山:我对网络和媒体的反映是有心里准备的,但没想到有这么火爆,没想到有这么激烈,但是我要说明一点,我对网络上的一些人格性的攻击表示失望。

  马骧:您的心理接收不了?

  王达山:不是心里不舒服,我觉得十位博士生,包括同道的学生,用一个平和理性的态度进行一个问题的讨论和陈述,但没想到有一些网友进行人格上的攻击。

  马骧:我们看到一些质疑,是否应该顶着北大清华的名校的头衔做这件事情,或者是怀疑你们借圣诞节为自己长名声,您怎么看?

  王达山:对这种怀疑,我如果找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小学生,或者一个家长,或者一个农村的老婆婆,老公公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一家之言,但是确实也不会起到现在名校联合声明这样一种效果。本身作为一个倡议书,我认为这个策略性的东西,就我本人觉得是可取的。

  马骧: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一些不同的看法。

  王达山:好。

  马骧:我们中国社会调查所一个调查现实,近九成的青年表示今年会过圣诞节,73%的人表示开始为圣诞节做准备了,您认为您的倡导会给过“洋节”成为习惯的现状造成多大的影响?

  王达山:我认为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仅仅是一时半时的事情,是一个上百年的事情,更不是倡议书、看法、宣言的东西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扎扎实实的努力恢复,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浑然不觉地无意识地过“洋节”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圣诞节,还有情人节、万圣节等等之类的很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要去苛责这些人过,因为“洋节”确实有一些超出我们传统节日的方面,比如节日的形式通过商业化也好,通过各种形式也好,操作得比较好,有一些轻松活泼的形式和方法,能吸引一些年轻人,我们现在这个看法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不是去指责、批评这些年轻人,而是说,更重要我们提醒一点,对这个具有宗教意义的一个节日,当你不信奉这种宗教的时候就盲目地跟从过这种节日,我们认为是陷入一个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这个是应该提出来的。

  马骧:有人认为,在中国过圣诞就是图一个轻松、愉快,用这个节日来给自己放松,没有宗教方面的信仰方面的考虑,而且有一部分的留言说,九位博士或者说十位博士,这样的行为,有点像义和团。

  王达山:他们愿意说我们义和团我们也没办法。年轻人追求一些自己的娱乐,一些快乐,一些幸福商业活动、购物、交友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任何都有权利追求这种快乐,这个没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就是说假如你不信耶稣教,然后你可以不去过这种节日,可以选择其他的节日,中国传统的其他节日也可以过,问题在于中国传统节日确实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和以前的节气有很大关系,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化社会之后,发生了许多脱节性的东西,我们又进入了百余年的文化之后,我们没有很好地合理地转化过来,我们传统节日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全社会积极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潜力,我相信这个传统节日还会获得很大成功的。

  马骧:我们刚刚做了一期《锐话题》节目,特别遗憾没有请到我们联名发起的相关人员,昨天我联系了一些博士,他们在北京,但是不愿意走到公众面前来倡导,我觉得有些遗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达山:之所以不去参加这个话题,当然有各种原因,比如我在外地联系不方便,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发起人也好,参与者也好,我认为我们的看法已经非常平和、理性、系统、详细地把我们的基本观点表达清楚了,所以把问题说完了就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去说这个问题了。

  主持人马骧:我们请来的是社会学者李楯和李文,他们的观点,我简单地给您反馈一下,他们认为行动有点过激,没必要。另外他们还觉得在现在这个环境中,正因为不自信,正因为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这种缺失的情况,无能为力才站出来,才用一种比较敌对的态度来抵制圣诞节或者是号召大家不要去过圣诞节,这样的行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您怎么看?

  王达山:首先感谢这两位学者对这个看法的一些批评,这倒是友好性的批评,我想这两位学者的看法代表了相当多数人的看法,首先我说明这点,在看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抵制、拒绝这样的字眼,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很理性的一个问题,比如说中国有些人在缺乏自信的情况下,才用这样的形式做一个呼吁或者是倡议的,他如果是这样认为我也没有办法。和他们的观点恰恰相反,正是基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我们才出来做这么个倡导和呼吁,而且我认为中国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磨合,或者悲壮的经历之后,已经进入了中国化的阶段,也就是中国文化开始复苏的阶段。

  马骧:您不同意用抵制这个词?

  王达山:我从来没用过抵制。

  马骧:您的倡导是不过圣诞节。

  王达山:我是希望不信耶教的国人慎重地对待这个问题,用他们理性的光芒照耀一下,是不是非要去过,或者盲目地过,如果有意义你可以过,如果没有你可以不去过,可以选择其他的形式。

  马骧:倒数第二个问题,这次发出的倡导,是号召大家别去做什么事情,那么,我们该做什么呢?

  王达山:实际上,面对中华文化巨大的传统,复苏复活仅仅是一篇小文章,或者年轻人讨论一下,提出的建议是很有限的,尽管这样,看法本身也提出了五点意见,我认为这五点意见是可以适当考虑的,但是远远不会解决问题,至于说如何去做,我希望国家也好,社会也好,精英也好,民间民众也好,各种各样,包括厂家和商家来共同地促进这个事,中国文化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起的,我相信中国文化会慢慢地走上他自己复兴的道路去取得最大的成功。

  马骧::你还会再做联名呼吁这样的事情吗?

  王达山:就我本人而言,只要是对儒学、对中国

传统文化有益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地、努力地去做,但是以后会不会搞这样的活动,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

  马骧:最后一个问题,您将怎样过今年的春节?

  王达山:按照传统的形式,按照我们乡村的形式回去过,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贴对联,点天灯,放鞭炮,出席守夜,大年初一给父母磕头,和自己家族的兄弟姐妹出去给家族的老人拜年,走亲戚、串门、看老人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

  马骧:好的,王先生,以上对话我们都录了音,您同意我们把它提供给网友么吗?

  王达山:我同意。我能不能加上一句话,因为我大学毕业了,这个活动有很多人关注,有很多新闻媒体去人民大学找我,采访各个老师,我在这里借此机会,祝人民大学我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冬至日快乐。

  马骧:谢谢您,我们保持联系。

  王达山:谢谢,再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11,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