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职介活动猖獗 女孩被骗后号啕大哭(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01:20 北京晨报 | |||||||||
在某大学校园内,周群代表(左)向一名学生了解其被黑职介骗钱的经历 出镜代表:周群 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自称为大学生介绍家教的职介公司,却在拿了众多学生的中介费后销声匿迹;打着招聘职员幌子的物流公司在收取300元手续费后,却从未兑现过承诺……近年来,从事非法职业介绍活动的“黑职介”活动猖獗,给包括大学生、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者在内的求职者带来了财产和心灵伤害。日前,记者随市人大代表周群到大学校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代表建议
黑职介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对于黑职介的治理工作,除建立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外,应拿出新办法,比如对网站虚假广告进行治理。同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求职者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骗术揭秘 黑职介骗术一 收完费借口脱身 12月23日上午,记者随周代表到中国人民大学等几所大学进行调查。人民大学的食堂门口,一位大一男生告诉周代表,这个新学期里,他们宿舍6个人中就有两个人被黑职介骗过,每人各被骗了100元,职介公司说是给学生介绍家教,交了钱以后就会以试讲不合格等理由不再介绍工作。他说,像这样被骗的学生在他们学校不在少数。 黑职介骗术二 拿了钱就玩失踪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曾经受过骗的大二女生向周代表介绍说,校园信息栏里经常会贴上一些招聘兼职的广告,主要是招聘家教、抄写等工作,很多职介公司都是先让他们交钱,然后再以水平不够、写字不好看等理由拒绝介绍工作,或者干脆“消失”了。一般中介费不会太高,基本上是“骗小钱”,很多同学在被骗后都存在“钱不多,懒得再找他们”的心理。曾经有一家职介公司先是给班里一个同学介绍了工作,获得了其他同学的信任,在十几个同学每人交了200元的手续费后,就消失了。 记者暗访 “物流公司”找名目乱收费 12月22日,记者在某人才报上看到一则招聘话务员、押运工等职位的物流公司广告,这份报纸上明确写着“根据人才市场规定,不允许招聘单位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的字样。记者随即来到这家位于丰台区木樨园南曦大厦的物流公司应聘。 记者求职须先交钱 大厦门口的一块黄色警示牌提醒说:“大厦内已发生数百起职业介绍被骗案,请求职者小心。”然而,记者发现,大厦登记处记录的到这家公司应聘的人已有十几个。 按照广告上所说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敲门后,一名穿着随便的年轻女士把记者领进了经理室。在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这个自称姓李的经理爽快地说:“明天就可以来上班,做文职,工资1800到2400,包吃包住,先来实习吧。” “就在这里上班吗?”记者问。“不是,在新发地或廊坊,我们只负责招聘。”记者同意后,他紧接着说:“明天来要带上照片和80元钱。”“80元钱是什么费用呢?”“办三卡,建档卡20元,这个是要交到劳动部门的。另外的60元是工资卡。”“刚才不是说三卡吗?”他支吾着说还有一个饭卡。 被骗女孩号啕大哭 从公司出来后,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刚从楼上另外一家物流公司应聘出来,那家公司说如果交300元的办证费,马上就可以介绍他上班。“广告上说是物流公司,其实是要给我介绍到其他地方工作。”小伙子气愤地说。“你没有注意门口的警示牌吗?”“找工作着急,哪会注意那么多啊。”小伙子回答道。 大厦门口的一位保安悄声告诉记者,最好不要到这里找工作,他就知道很多人在交了几百元的费用后根本就没有被安排工作,曾经有个被骗女孩还在楼底下号啕大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