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膛手杰克”再现英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10:07 国际先驱导报 | |||||||||
那个戴帽的白人男子,眯眼露着坏笑,他是否就是那个杀死5个女人的冷血杀手? 【作者】本报特约撰稿 王莼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哥特式的阴云正笼罩着英格兰,尽管白色的圣诞节已悄然降临。在过去的两周内,世界各地的人们,借助新媒体追踪着这起连环屠杀案的最新动向。他们在
开膛手杰克!又一个! 12月2日以来,在伊普斯威奇市,连续的5具女性弃尸惊动了整个大不列颠群岛。24岁的安内利·奥尔德顿,19岁的塔妮娅·尼科尔,25岁的杰玛·亚当斯,24岁的葆拉·克伦内尔,及29岁的安妮特·尼科尔斯,彼时她们是5位活生生的女子,但此时的她们是5个惨遭屠杀的性工作者、瘾君子。她们的尸体被发现时不着一物,没有剧烈搏斗的痕迹,尸体报告证明她们死前服用了大量的安定。至于他们的衣服,至今下落不明,有人提出它们很可能为凶手所收藏,这个猜测让人毛发倒立。 在英国,面向妓女的暴力事件屡发不绝。但这起连环凶杀案,像巨蟒一样毒辣辣地挑动着大不列颠人的神经。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潜藏在集体记忆深处的鲜活的神话样板——开膛手杰克!又一个! 是的,萨福克开膛手,虽然他的作案手法略有不同——安内利·奥尔德顿是被掐死的。“我觉得又重新回到了开膛手的时代。”这是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在英国一个电影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是谁造就了开膛手杰克 迄今为止,人们也不清楚那个在1888年的秋天在伦敦东郊贫民窟中残忍地虐杀5个妓女的男人是何许人也。但历史借助19世纪小报的哗众语调及19世纪歌特小说的记叙形式将其牢牢刻入人心。“开膛手杰克”是一个可能出现在爱伦·坡小说里面的人物,他的残暴行径被赋予了恐怖片的剧情,他本人则沦为都市传奇。他作案的地点是伦敦最恶名昭著的贫民窟——白教堂区,一处孤立于伦敦蓬勃商贸区之外的移民聚集点。对于19世纪末的伦敦西区人来说,东边是罪恶、贫穷、堕落、不安分的代名词。 “开膛手杰克”出没的时间正逢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大变迁:工业化的成型,社会冲突的暴起,波德莱尔诗中的懒散的城市浪荡子,正为一种新的焦虑的城市形象所替代。这时也正是女性在公共空间大规模抛头露面的时刻。女权运动崛起的同时,发生在公共空间中的肢体暴力也日益严重。彼时的开膛手杰克似乎在扮演着道德教父的角色。他的出现,像是为那些“肮脏”的地域正名、为男权正名、为一种新的城市罪恶正名。 连环杀手,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与古典式的杀人者不同,这些反社会者将毫无瓜葛的陌生人选为牺牲品,并以事先筹划的单调的机械式的方式虐杀他们选中的对象。而他们的屠杀行径建构了其后的都市新闻业,并使对于连环杀手的报道成为一场公共景观。 开膛手杰克即是媒体时代的第一个连环杀手,是现代性犯罪的宗师。他的血腥的追随者们精确地重蹈其覆辙:杜塞尔多夫开膛手,约克夏开膛手,特德·邦迪,亨利·李·卢卡斯等等等等。从犯罪学的角度来看,开膛手杰克为20世纪预设了一种新的屠杀范式——连环的性虐杀,他们的作案对象通常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替罪羊”,拥有固定的背景的女人,标签式的犯罪手法与虐杀形式,重复式的作案,与此同时,伴随着激烈的媒体反应。 英国人不会忘记那起发生在1/4世纪前的大案,1979年的严冬,警方终于抓获了“残忍”“机灵”“放肆”的彼得·萨克利夫,他的真身是居住在布拉德福的居民,35岁,有妻有室,从事客运业。4年间他连续杀害了13位女性,其中多数为妓女。这就是著名的约克夏开膛手案。 更加逼真的开膛手 而比起残忍的约克夏开膛手纵跨4年的冷血狂欢,萨福克开膛手的疯狂屠杀行为被英国警方称作是拥有英国犯罪史上前所未有的犯罪频率。迄今为止,英国上下已有近340名特工参与到这起案件的调查之中,甚至国际刑警也介入其中。这是一场空前的追捕行动,同时也是一场盛大的媒体飨宴。 如果在后维多利亚时代,开膛手杰克仅是“拜恐怖教”中的一员,面目不详,置身于歌特式的迷雾中,那么在20世纪他被赋予了一个新的面目,我们发现,这个邪恶的个体并非面目狰狞的反社会的魔鬼。相反,他是一个普通男子,是大众中的一员,是一个有妇之夫,甚至是个“高材生”(比如特德·邦迪)。 在21世纪,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更加逼真的开膛手杰克,包括他的大头照,包括他的博客。通过各种途径获知细节:他是一个运动狂人,他喜欢的卡通人物是Hong Kong Phooey。媒体精准地向观众陈述着凶杀案的最新动向(当地时间12月18日早晨7:20,警方以涉嫌凶杀逮捕了这名37岁的男子。而第二天,警方又在伊普斯威奇的红灯区抓捕了另一名嫌犯,这令案情更加扑朔迷离)。英国媒体甚至还为“妓女”与“性工作者”的政治正确性辩论不休。与此同时,在好莱坞,一部讲述连环杀手的R级或PG-13级电影即将在未来某天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