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小火车站 没人留意的危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03:2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郫县火车站是个小小的货运站,14岁的少年在这里被高压电严重烧伤,在此之前,还有人在这里出事。这里为何存在安全隐患?

  昨天上午。14岁的阿伦痛苦地躺在成铁中心医院烧伤科的病床上,他的母亲静静地
坐在床边。医生把母亲叫出去了一会儿,对她说:“阿伦全身烧伤面积68%,其中深二度烧伤面达50%,这些伤愈合比较困难,将来你们只能选择植皮。”这一消息让母亲差点痛哭失声。

  阿伦是被火车顶部的高压线烧伤的,他和同学到郫县火车货运站“藏猫猫”,他爬上了火车顶部,2.7万伏的高压电线对这个少年酿成了一生的悲剧。在郫县火车站,类似的悲剧“一年要发生好几起”,悲剧为何屡屡发生呢?

  危险的游戏 少年爬火车引电烧身

  阿伦是郫县安靖镇某中学的初二学生。本月15日(星期五)晚上9点,阿伦和其他5名同学邀约出去玩,他们一起来到位于安靖镇雍渡村8组的郫县火车站“藏猫猫”.。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悲剧就这样发生。

  阿伦爬到了停靠在站上的一辆火车顶部,他刚刚站起来,突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自己往上吸,他抬起手来寻找支撑,手却贴在了高压线上,“啪”的一声,他又被电弹开,他一头从火车上栽了下去,浑身燃起了大火。同学们发现出事,急忙围过来。火灭了,但阿伦休克了。

  当夜,阿伦被紧急送往成都的成铁中心医院。昨天上午,医生告诉记者,阿伦虽然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但这次烧伤将影响他一生,“很多地方需要植皮才行。”然而,植皮的高额费用让这个农村家庭想都不敢想。

  危险的漏洞 监控的缺失屡造悲剧

  在医院采访的时候,阿伦的父亲李超告诉记者,郫县火车站“已经出了很多次同样的事故了”。于是,在离开医院后,记者驱车来到这个小小的火车站。

  郫县火车站是200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它仅是个货运站。进站的入口没有保卫人员值守,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

  在站上当搬运工的一名当地人准确地向记者指出15日晚上出事的地点,那里离车站值班室大约30米左右,而值班室“随时都有人值班”。3名值班人员都知道阿伦的这起事故,他们告诉记者,“从2002年底至今,每年都会出好几起事故。这里太敞,哪里都可以进来。我们这里也有巡逻人员,但不可能随时都监控着这些人。”

  记者在这间办公室看到了电视监控设备,几乎可以监控车站内铁路沿线的任何地方。郫县火车站的副站长施洋对记者说:“监控设备是用来监控火车进站出站的。”

  危险的认识 安全被很多家长和孩子忽视

  郫县火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火车都是电力火车,架在车顶的是2.7万伏的高压线,“只要离电线1米远,高压电形成的强大电磁场就会把人吸上去,从而造成悲剧。”工作人员称,每年要出好几次事,但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危险。

  记者在当地老百姓口中证实了“每年要出好几次事”的说法。安靖镇踏水村几个村民告诉记者,今年2月,一个人爬到火车顶上照相,当场被高压电电死。火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站长手里有份在火车站死伤的名单,但他帮记者联系站长后告诉记者,“站长要去开会。”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副站长施洋,他告诉记者“不便接受采访”。

  据当地人称,出事的大部分是外来人,“本地人也有,但出过一次事后大家都知道那里危险了,就不去了,外来人流动快,就把安全给疏忽了。”当地一治保队员对记者说。中午时分,记者在雍渡村内找到几个放学的孩子,他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跟随父母从遂宁、自贡等地来的,在附近学校就读,其中一个叫安安的12岁孩子告诉记者,他也到火车站耍过,记者问他知不知道那里高压电的危险,他说“不知道”。在火车站附近开饭馆的老板也是个外地人,他说,从来没有人来向他们宣传过高压电的危险。

  危险的困惑 离校之后对安全教育充耳不闻

  阿伦所在的学校离火车站大约有3公里路程,他虽然是安靖本地人,但家离火车站较远,所以对车站之前出过的事不了解,他的父亲李超说:“如果知道这些,娃娃肯定不会冒这个危险。”

  阿伦的班主任雷芳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视,“我们经常在教学生如何认识危险、如何预防和处置危险事情。”但她却说,由于火车站离学校太远,根本没有想到阿伦会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玩。然而令雷芳感到恼火的是学生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虽然我们经常讲安全,但一离校脱离老师的监控,有些孩子什么事都敢做。”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学校明确要求学生不能下河洗澡,但一名学生竟在水流最湍急的闸门口玩跳水。“我们也给学生讲过高压线的危险,但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心强,爱出风头,不把危险当成一回事。”

  安靖镇一名家长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有时与现实有些脱节。”他称,孩子一般对枯燥乏味的警告劝解式教育缺乏兴趣,“如果老师能用现实中的案例细节来教育孩子,教他们如何辨别、躲避高压电,生动的故事细节和知识要点才是预防危险的最佳手段,那么效果肯定不一样。”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摄影 张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