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刻碑拓碑手艺无人可传无锡仅存的黄氏老匠人为这个冷门手艺的前途忧心忡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10:30 江南晚报

  在一次采访中偶尔得知,无锡地区会刻碑和拓碑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即将在锡失传。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发现目前无锡地区能够刻碑和拓碑的手艺人仅剩下硕放黄家的两支,而且传人越来越少,年轻的接班人基本没有。72岁的老匠人黄稚圭无奈地说:“传得下去就传,实在传不下那也只能失传了!”重要的碑刻,其文字和图画,往往出自名人之手,然后再请名刻手依样刻出,以便传之永远。刻碑和拓碑是保存文物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印刷术发明的前驱,能够留下珍贵的石刻史料。“这项技艺在无锡地区一直是以硕放地区
的黄氏家族为主的,以前苏州、常州以及无锡等地区的很多碑刻都是我们做的。”黄稚圭回忆历史时一脸的自豪。作为这项技艺的传人,黄稚圭在无锡是权威了。72岁的他仍活跃在这个舞台上。那天,记者到他家采访黄老先生,他告诉记者“我下午准备去刻省342国道上的惠塘大桥4个字!”据了解,黄稚圭是现存既能刻碑又能拓碑的黄氏家族两支中的一支。“我是小学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的,先学刻碑再学拓碑,很苦的。这个行业最兴旺的时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非常红火。”黄稚圭至今刻过近400块碑,在华孝子祠、锡惠公园、吴文化公园、鼋头渚等名胜古迹处都能见到他的作品。“现在这个行业已经不景气了!关键是收入和付出不符。我的工作是早五晚九,但刻一块碑的收入实在太低。”一说到传人,黄稚圭的言语中透露出无奈之意。“我的女儿和儿子都会刻碑和拓碑,也帮我一起干过活。但他们认为这项技艺不能养家糊口,因此现在都另谋他就。”黄稚圭除了自己的子女外,也有收徒之意,但现在的行情让他望而却步。

  这项技艺在锡的另一支传人黄金祥也是后继乏人。75岁的黄金祥身体不好在家休养,他的女儿和儿子则继承了衣钵。现在也只有女儿黄蓉珍时不时接点活做做。“这是一个冷门,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也是小时候跟父亲和爷爷学的,20年前还经常接到活做,现在越来越少了。”正在无锡碑刻馆拓碑的黄蓉珍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也没有继承这项技艺。

  无锡碑刻馆的梁溪清馆长认为,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在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对其保护迫在眉睫,他们有意向将这项传统手工技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非遗”保护中心邹伟康主任表示,他们将全力支持保护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如果能够列入市级“非遗”,那将有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的计划出台。

  (记者周一峰实习生侯娟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