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文兴之遭遇的样本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08:03 南海网-海南日报

  文兴之,一个农民工兄弟的生命之花凋谢了。在2006年即将过去之际,文兴之的死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反思社会公平的社会学样本。

  文兴之是在贫穷、漠视和歧视中逝去的。如果文兴之的家里能拿出多一些医疗费用,也许他也就不用抱着重病无奈踏上回乡的路;如果文兴之不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常遭人白眼的农民工,也许他就不会一上车就遭人白眼,并因为影响到客车的所谓“兆头”而被驱
赶下车,最后气绝身亡———文兴之的死,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农民工如何寻求最基本的平等,如何保障他们最基本的权利?

  进城打工的农民顽强地生活在城市边缘,他们干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粗活、重活、脏活,为城市的发展作了无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尽管如此,农民工们除了收获微薄的工资外,还有很多城市人的蔑视、白眼、嘲弄,更有一些歧视性政策,使他们在子女上学、自身经济、政治待遇上,无法获得与城里人同等的地位。农民工处在社会最底层,承受着全方位的漠视和歧视,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甚至交通等公共资源,他们也不能像城里人一样充分享受。

  只有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去看待农民工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严重性,才能为真正保障农民工权益提供动力。国务院于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本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看到,在文兴之去世后,社会各界向他的妻子纷纷伸出援手,这表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然而,只有捐助是远远不够的。文兴之的遭遇再一次说明,保障农民工权益仍任重道远,这既需要制度安排的保证,也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改变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工享受“普通国民待遇”。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2006年年末的这起重病农民工被驱赶下车事件,也许对来年有关方面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是一个契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