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煤烟中毒频发专家支招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01:00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冬季因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的人数不断攀升,轻者恶心呕吐,重者丧命

  煤烟中毒频发 专家支招应对

  ■本报记者 唐枫

  案例一:今年11月12日上午11时左右,在我市沙河口区杨树沟一处平房里,居住的外地来连一家四口因生炉子导致煤烟中毒,家中8个月大的男婴不幸夭折。据了解,这一家四口前一天晚上烧炉子取暖,炉子里的煤没有充分燃烧导致一家人煤烟中毒。被周围邻居发现后送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救治,但8个月大男婴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一家人悲痛欲绝。

  案例二:今年12月中旬出现大雪降温天气,开发区某厂矿四个工人前一天晚上用炭火在室内取暖,门窗紧闭。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均感到头疼、恶心,甚至出现呕吐现象。经

医院诊断,是一氧化碳中毒,即煤烟中毒。

  案例三:大概一星期前,开发区湾里街道一黑龙江来连打工女子在家里宴请好友吃火锅,使用老式烧炭火锅,结果家里女主人出现头晕、恶心症状,送开发区医院经检查是一氧化碳中毒,幸好抢救及时,经过治疗,该女子很快恢复。

  吃炭火锅也要小心煤烟中毒

  进入冬季,许多家庭都会使用蜂窝煤炉、土炉子取暖,而同时又将窗户紧闭,其实这样做灾难可能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冬季因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的人数不断攀升,轻者恶心呕吐,重者丧命。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除了生炉子取暖外,还有使用炭火锅、浴室内用燃气

热水器洗澡等。

  什么是煤烟中毒呢?开发区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张惜连介绍说,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是由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传输的。人如果吸入一氧化碳,它就会跟血红蛋白化合,就不能传送氧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氧化碳中毒,即煤烟中毒。

  皮肤樱桃红,可能煤烟中毒

  张惜连介绍说,煤烟中毒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程度。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疼、恶心、胸闷、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就会眩晕、神志不清,皮肤、嘴唇呈现粉红色、樱桃红色。重度中毒则表现为抽搐、瞳孔散大、血压降低、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我们使用煤炉或煤气做饭、取暖时,氧气不足使煤不能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室内如果通风状况不良,那么大量的一氧化碳积蓄在屋里,就会导致人煤烟中毒。

  煤烟中毒后要及时通风

  一旦煤烟中毒,中毒者家人应该如何紧急施救呢?张惜连说,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中毒后应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及时补充氧气。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呼叫120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并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冬季生炉子要安烟筒

  张惜连提醒市民,冬天用煤炉取暖的时候,要安装烟筒和风斗。用炉子生火时,务必使炭火充分燃烧后再加盖或移进卧室取暖,同时必须开窗通风后方可就寝。每天临睡前检查一下烟筒门是不是开着,定期打扫烟筒里的灰尘,使烟筒保持畅通。发现烟筒漏气或堵塞,要及时修补和清理。

  相关链接

  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市民朋友平时可多留意,检查煤气使用情况,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检查煤气有无泄漏,安装是否合理,燃气灶具有无故障,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冬天取暖方法是否正确、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等。尽量不使用煤炉取暖,如果使用,必须遵守煤炉取暖规则,切勿马虎。热水器应与浴盆分室而建,并经常检查煤气与热水器连接管线是否完好。如入室后感到有煤气味儿,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泄漏。经常擦拭灶具,保证灶具不制造污染。在使用煤气开关后,应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净。在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抽油烟机。一定要使用煤气专用橡胶软管,不能用尼龙、乙烯管或破旧管子,每半年检查一次管道。

  家庭使用燃气器具时一定要开窗或者打开排气扇,确保空气畅通,洗澡时家中一定要有人陪伴,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使用煤炉取暖的家庭,在生炉子前应认真检查烟道是否有异物堵塞,并经常开窗让室内通风。在出现风力微弱、雾气弥漫、户外气温回升和

空气污染加重的情况下,特别注意警惕预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