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两岸情深五缘六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1:30 石狮日报

  不论是地理位置、血缘关系还是经贸往来,石狮与台湾都有着极深的渊源。2006年石狮用好国家扩大深化两岸农业合作政策,继续完善梅林对台贸易点功能,扩大对台交流合作。承接台湾产业转移,规划建设台商投资示范区,并通过举办第九届海博会、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恢复对台小额贸易,以及“央视寻宝”、“石金报业交流”、元宵笔会等,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我市积极完善软硬环境,开通台胞办理个体工商户“绿色通道”等措施,吸引众多台商前来石狮投资、创业。

  二00六石狮新闻关键词大搜索之闽台

  央视寻宝千名台胞参鉴

  关键词:台胞专场

  新闻回放:11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快报》联合主办的“寻宝活动”吸引了众多收藏迷的3000多件“宝贝”,其中包括上千名台湾同胞的藏品。经过专家的认真鉴评,台胞专场“十大民间宝物”和石狮专场“十大民间宝物”全部评出,同时还评选出了台胞专场“十大民间优秀藏品”和石狮专场“十大民间优秀藏品”。专家王立军对此次活动感慨颇多,他说有“三个没想到”:没想到石狮的藏友会这么多!参加的藏友人数远远超过了德化;没想到石狮的藏品会这么全!陶瓷、玉器、铜器、杂件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没想到参评的藏品会这么真!其他地区参评的藏品一般80%%为赝品,而石狮参评的藏品60%%以上是真的!

  新闻解读:CCTV“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福建”之台胞专场·石狮专场,不仅给收藏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同时,它火爆的场面也反映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石狮市,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上千名台胞的参与,更是开启了海峡两岸收藏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石狮金门首开报业交流

  关键词:两岸新闻交流

  新闻回放:8月24日,经国家文化部批准,金门报业、美术代表团一行22人到石狮,进行为期三天的“石狮金门报业·美术交流”活动。金门报业、美术代表团是应石狮市委宣传部、石狮日报社、石狮市文联、石狮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邀请到石狮市开展交流活动的,这也是两岸通航以来,金门报业界、美术界首次联合组团到祖国大陆进行文化交流。金门的丹青高手们带来了40幅作品与石狮美术家的80幅作品共同在石狮文化馆展出,期间,《金门日报》和《石狮日报》的新闻工作者也互相进行报业交流座谈。

  新闻解读:金门报业、美术界代表团来石狮交流,这是继2005年8月14日至16日石狮市美术家协会应金门县县长李炷烽邀请到金门举办美术作品展之后,石狮、金门两地的又一次文化交流。而作为与台湾渊源深远的城市,石狮与台湾的交流十分密切。

  回乡台胞中秋捐助孤儿

  关键词:血浓于水

  新闻回放:善行先生是一名台胞,他心系桑梓,多年来通过《石狮日报》网站了解家乡情况,捐助弱势群体从不留名。中秋节回乡参加公益活动的他再施善举,将自己和发动10位海内外朋友捐助的款项送到五台庵。善行说他2006年8月曾回乡一次,当时到五台庵进香时发现,那里养育着5个失去父母关照的孤儿。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善行先生马上萌生了帮助他们的念头。回到台北后,他立即发动海内外的10位好朋友,一起关爱家乡这5个孤儿。他把这次特别行动叫做“一粒米,一颗心”,发动大家捐“米”(“米”既代表钱也代表爱心)助孤儿,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在他的发动下,大家迅速响应,很快就捐出了20万台币。善行随即委托朋友把这些爱心款和上次为孤儿拍的照片一起送到五台庵。

  新闻解读:石狮5个孤儿牵动台湾同胞的心。善行在发动为孤儿献爱心活动时,能迅速得到那么多人的响应,并在短时间内募捐20万台币,令人感动。而深含在其中的,正如善行所言,是“一粒米、一颗心”。

  台湾作家元宵石狮采风

  关键词:元宵笔会

  新闻回放:2月10日至14日,石狮举行第五届元宵笔会,由白灵、廖玉蕙、萧萧等著名作家组成的台湾采风团到会参加。期间,作家采风团将进工厂、到乡镇、走访重点建设项目,亲身领略石狮美丽的滨海风光和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建设氛围。并用笔端记录美丽的石狮,促进两岸基层文化和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参加此次笔会的台湾作家在台湾文坛上都具有相当影响力。

  新闻解读:石狮市宣传、文化部门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石台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2006年石狮市第五届元宵笔会邀请台湾著名作家一行来石狮参观采访交流,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盛事。近年来,石狮与台湾文学艺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为进一步在海峡对岸宣传石狮、加强了解、促进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石狮水产首次直航金门

  关键词:小额贸易

  新闻回放:8月中旬,石狮对台小额贸易恢复出口后的第一船水产品首航台湾金门。首次发往金门的水产品共26吨多,有冻虾仁、冻牡蛎、冻扇贝、冻鱼糜等多种产品。这些水产品都是石狮渔民的产品,拥有对台小额贸易公司经营权的水产公司选择了优质的产品,并进行细致的粗加工后,统一按出口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包装。据了解,石狮对台小额贸易出口恢复前,发往金门的货物都得从东山港出去,每吨货仅陆运费用就得多花500多元。今后石狮与台湾小额贸易对航之后,航程只需要七天时间,比从香港转口要节省25天时间。

  新闻解读这条“金水路”的建设,承载着两岸人民的期望,也倾注了石狮全市上下的心血。今年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将此“路”的恢复,作为建设“海西”经济区的重要工作来抓,有关部门、乡镇及码头公司协作配合,在短短几个月内完善了码头卡口、隔离网及监控设施;海关、国检部门靠前服务,帮助梅林港尽快规范并达到有关要求,在短期内使这一便捷通道得以恢复。

  石狮拟设台商投资园区

  关键词:产业对接

  新闻回放:10月1日至10日,石狮企业考察团赴台参展考察,通过参加展会和走访台湾业界,与台湾布料、染整及服装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联系,取得了诸多收获,并带回“三大单”。大单之一便是拟在石狮建设台商投资区。10月3日晚,台湾企业界提出:希望石狮市政府能够规划设立台商投资区。回到石狮后,考察团将详情向石狮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对有关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新闻解读:随着台湾纺织服装业的逐渐外移、石狮同业的迅速崛起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石狮设立台商投资区将有利于两地产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石狮已经吸引了许多台商带着技术和设备前来落户。

  对渡掌故走进“闽台缘”

  关键词:商贸历史

  新闻回放:“山水本相依,闽台骨肉亲,中华大一统,缘定难分离。”6月27日,目前我国惟一一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正式对外界开放。而见证闽台两地深厚历史渊源之一的“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历史掌故被雕刻在该馆的入口醒目之处,成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对台雕刻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蚶江对渡后,鹿港“舟车辅楼,百货充盈”,被人们称为“繁华胜似小泉州”。鹿港集市是当时台湾最大的货物集散地,仅“台运”粮食一项,每年由此地转运的就有2万余石。由于泉州人纷纷移居,鹿港人口增至近20万,成为台湾岛上的第二大市镇。以蚶江为总口的两岸对渡的鼎盛时期持续了近6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厦门,在控制海关的同时,开设洋行、银行和轮船公司,泉州港的地位逐渐被厦门取代,蚶江的对台贸易从此中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与澎湖,蚶江与台湾的对渡从此成为历史。失去存在意义的蚶江海防官署随后也关闭了。人去屋空,只留下了镌刻于嘉庆十年(1805年)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

  新闻解读因碑上记录的是设置蚶江海防官署的意义,以及蚶江与鹿港对渡贸易的盛况,故俗称“对渡碑”。作为两岸通航通商的历史见证,“对渡碑”是全国惟一的,已被列为福建省第四批重点文物,将“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历史掌故雕刻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入口醒目之处,说明石狮和台湾商贸友好往来有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传统。

  台湾居民石狮当个体户

  关键词:在石台胞

  新闻回放:3月初,在石狮经营婚纱摄影店的台湾同胞陈永章先生高兴地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是石狮市第一份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陈先生是台湾高雄人,在石狮市经营婚纱摄影店已经多年。按照原来的规定,陈先生只能先取得外资主管部门批准,再申请台资企业的营业执照,而陈先生的摄影照相馆属于服务行业,规模不大,申请台资企业手续比较复杂,所以陈先生选择与大陆居民合作经营。当陈先生得知台湾居民在泉州地区也可以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时,便立即向石狮市湖滨工商所提出申请,工商所很快给他办理了执照。

  新闻解读:近年来,在石狮创业的台湾居民越来越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审批上对台胞开放“绿化通道”,使台胞在石狮投资领域更加广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台胞在石狮的创业热情,并将吸引更多的台胞前来投资、创业。

  石台加强农业科技合作

  关键词:农业合作

  新闻回放:去年,石狮市与台湾农业合作取得新的进展,石狮市中兴农果园开发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葡萄优良品种,创办全省最大种植面积的葡萄园;引进台湾高科技“活菌液态有机肥”施用,可提高蔬果产量13倍。近年来,石狮市发挥对台优势,积极拓宽石狮台湾农业合作领域,加大优良种苗。珍稀品种和农业(渔业)生产加工技术的引进力度,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引进水产、果蔬等二十多个品种和十几项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工艺(工具)。石狮市引进台湾优良水果品种,发展种植业基地。台湾庄先生投资引进台湾的葡萄、芒果、杨桃、莲雾、番石榴等优良品种在祥芝镇创办观光果园。宝盖镇前坑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台湾脆枇、火龙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永宁镇新沙堤银河果林引进台湾火龙果、青枣、莲雾等优良品种,已发展到200多亩。蚶江镇溪美果林场引种台湾火龙果、番石榴、青枣等品种,成效显著。

  新闻解读优越的地理位置、相近的气候条件,以及频繁的民间交流,这些利好条件使石狮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前景十分诱人。加强石狮与台湾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引进台湾优良农产品品种、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设备、资金,经营管理,对于石狮建设现代化效益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梅林拟建对台批发市场

  关键词:对台商贸

  新闻回放10月13日,海关总署与省政府签署“四大措施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备忘录,有关内容见报后,石狮从事对台贸易企业纷纷表示将乘势加快对台经贸往来的步伐。石狮唯一拥有对台进出口贸易经营权的梅林港表示:已计划在港区建立一个对台贸易批发市场,并使之与滨海旅游互动发展。据了解,计划建立的这一台货批发市场拟占地四五十亩,主要批发销售台湾的酒类、水果、水产品以及菜刀等小商品。并将利用与黄金海岸旅游区相邻的优势形成互动,以台货市场吸引更多游客来石狮。福建检验检疫局和海关总署先后与福建省联合出台相关措施,促进闽台经贸发展,这将使梅林港对台水产品出口更加便捷。梅林港就此计划适时增加对台出口的船次和鱼类品种,并与当地渔民签了“销售订单”。

  新闻解读“四大措施”第一大项就是支持拓展闽台以贸合作和直接往来,本着“先行先试、同等优先”的原则,积极推动对台小额贸易发展;支持增设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推动石狮对台贸易的发展、对于推进整个海西经济区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