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8名小记者现场采访叫板老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06:10 三秦都市报

  小孩写的春联会不会悬挂到西安古城墙的大门上?为什么在去年才想到给西安古城门挂春联?小孩的作品有机会获奖吗……昨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三星小学8名中国少年通讯社陕西分社的小记者,带着他们的采访任务,随几位辅导老师来到春联征集办公室,就此次征联活动涉及到的许多少儿应征问题,采访了春联征集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

  昨日11点左右,此次征联活动特设的春联征集办公室,突然“闯”进13位“不速之客”,尤其是8位身穿“中国小记者”红色服装的少年儿童,统一的着装和手中的“武器”(采访本和采访笔)显得格外的扎眼。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原来“不速之客”大都是西安市未央区三星小学的“中国小记者”,除了8位中国小记者外,其他5位都是小记者的辅导员和带队老师。听说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春联征集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赶紧从楼下赶上来接待,还未等急急赶来的被采访者喘口气,就被小记者们包围:“为什么在去年才想到给西安古城门挂春联?”“小孩应征有获奖的机会吗?”“小孩的作品如果写得不好有无鼓励奖?”“小孩参加此次活动都有什么条件?”“为什么要在千年古城墙上征集悬挂春联?”……据了解,这8位小记者虽然是首次执行采访任务,但问问题的方式和采访的大胆,丝毫不逊色于久经沙场的老记者。连珠炮式的一番“轰炸”采访,让被访问者一时也有些手足无措,尤其是一名9岁小记者见缝插针的一番连续追问。

  正当小记者们的现场采访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巧遇西安电视台《直播西安》栏目的两位记者也来“凑热闹”。原本来采访征联活动的电视台记者,突然被眼前稀奇的景象所吸引,立即将镜头转向现场采访的小记者,一时间,真正的被采访者倒成了配角。记者采访了解到,这8名现场采访的“中国小记者”,都是该校2006年12月25日组织的“我们从这里起飞师生素质大展示”活动中,刚刚加入“中国小记者”行列的优秀少先队员,年龄最小的不到9岁,最大的也只有12岁。带队的辅导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想通过这样的大型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在校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日下午,两名小记者代表分别将各自采访完成的新闻稿件送到春联征集办公室。他们在各自的新闻稿件中写到,通过此次采访活动,不仅锻炼了小记者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使小记者们对西安古城墙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200多封“征联

贺卡”送祝福

  “西安九城门 10万元全球征春联”活动的征联环节,从2006年12月12日开始进行到2007年1月时,适逢新年佳节举国欢庆的日子。期间,春联应征活动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封封来自天南海北的应征春联信件,也在佳节来临之时,用于邮寄应征春联作品的“外包装”,突然间换成一个个饱含浓浓祝福的“贺年卡”,许多情深意浓的节日祝福,也在一封封应征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更多融入的是对这次活动的真心祝福,对辛苦工作在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谢。

  记者昨日从“春联征集办公室”了解到,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3日,就先后有200多位春联应征者,从全球各地用“恭贺新春”的贺年卡送来春联作品和节日祝福。许多应征者在送上自己的应征作品时,同时真心祝福这次征联活动圆满成功,并在来年的继续征联过程中越办越好,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力争使西安古城墙和古城西安,能够通过这样的全球征联活动走向世界。

  两副短联巧妙合成一副长联

  今年38岁的医生田东先生,十几天前,曾为西安古城墙的大南门撰写了两副春联作品:

  千年坚墉巍峨壮阔鸣礼乐(上联)

  六丈峻壁浩荡恢弘奏华章(下联)

  仰溯十三朝古都彰显隋唐盛气(上联)

  拜约八百里锦地招携秦汉遗风(下联)

  昨日上午,田东先生又将这两副应征作品改动后合并成为一副长联,通过电子邮件传递过来,两副短联合并后的新创作作品为:

  仰溯十三朝古都,千年坚墉巍峨壮阔,礼乐辉煌彰显隋唐盛气;

  拜约八百里锦地,六丈峻壁浩荡恢弘,华章澎湃招携秦汉遗风。

  教师应征春联作品今展示

  此次西安古城门全球征春联活动,从2006年12月12日正式开始进行到现在,所有参与此次征联活动的应征者中,除了有楹联专家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普通农民和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外,许多高校和中、小学校的教师也纷纷激情参与进来,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春联作品传递到春联征集办公室。为了鼓励来自校园的这份特殊的爱心支持,今日征联展台,随机选出了四位参与征联活动的教师作品加以展示。

  应征作者:袁清松(女 中学教师)

  应征地域: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中学

  应征作品:(东门)

  邦兴善政,定博得故国长安,黎民长乐

  城沐惠风,可迎来千家同福,万户同春

  应征作者:李军(32岁 大学教师)

  应征地域: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应征作品:(南门)

  千载帝王气,辅佑关中,古都向日春光早

  五洲华夏风,奔来阙下,盛世腾龙国运昌

  应征作者:韩军宏(38岁 小学教师)

  应征地域:西安市蓝田县北关小学

  应征作品:(西门)

  融中外,大唐盛世彰四海

  贯古今,华夏文明脉千年

  应征作者:赵明东(33岁 中学教师)

  应征地域:山东省淄川区岭子镇黄家峪中学

  应征作品:(北门)

  轩敞北门,楼晖三秦,至今唐韵悠悠

  峥嵘西部,信誉四海,自古陇风荡荡

  西安书法家远道归来先报名

  多年奔走于全国各地进行艺术演出,关于家乡西安城门征集春联的消息,还是家里人通过长途电话告知的。昨日,为了能尽快报上名,西安书法家李小原先生专程从桂林赶回西安,一下火车就直奔春联征集办公室。而他的书法作品,则是在途中借用一家银行咨询台书写而成的。

  昨日13时许,当李小原先生提着背包行囊,风尘仆仆地走进春联征集办公室,从背包里拿出两副春联书法作品时,记者看到,这两副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的春联还未干透。“我刚从桂林演出完,今天上午刚下火车,因为担心赶不上报名,两个小时前,我在经过南大街一家银行时,借用人家的咨询台,用自带的笔、墨、纸临时书写成了这两副联。”李小原告诉记者,当他说自己是为了给我们西安城的大门撰书春联时,银行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非常支持。整个书写过程中,由于他占用了地方,给许多前去办事的市民带来了许多不便,但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对他的举动表示反对,反而非常支持,并用热烈的掌声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我虽是西安北郊人,可到全国各地去演奏萨克斯却是我一贯的生活方式。2003年的一次,当我在演奏完萨克斯之后,用自己的一副书法字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掌声后,我的书法便成为我所到之处的另一个‘亮点’。”李小原说,当在西安的家人通过长途电话告诉远在桂林演出的他,关于家乡城门征集春联的消息后,他非常兴奋,一时间归心似箭。想到再过两天就得到延安去拍电影,李小原便抽了两天空,赶紧回西安参与这次春联征集活动,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的建设与美化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