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下岗工人自制“孔明锁”惹人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2:23 三秦都市报

  “我们社区有个叫施健的下岗职工,他有一双巧手,会用普通的木条制作传说中的孔明锁。孔明锁是一种很有意思而古老的智力玩具,一般情况下很容易打开,但很难组装在一起。施健利用闲暇之余把制作好的孔明锁送给社区里的老人和小孩,给我们的社区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昨日,家住西安市东北社区的江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

  随后,记者来到东北社区找到了施健,48岁的施健高兴地从抽屉里众多的孔明锁中随意拿出一只给记者看。孔明锁由6根约6厘米长的粗细统一的长木条拼成。施健向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风车,有人说是积木,甚至还有人说是某建筑物的局部模型。孔明锁易拆难装,相传是诸葛亮根据八卦原理发明的。孔明锁结构看似简单,只要找到了关键的“插销”就能拆开,但是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得十分巧妙,要想把它原样拼回去,则大费周折,可能一两天都拼不上。施健将孔明锁打开后,提议让记者将锁重新组装好。不试不知道,一试果真是领略到了孔明锁组装之难。记者邀请施健进行演示,结果他不到1分钟组装成功。“组装孔明锁时心一定要静,一般情况下无规律可循,得一点一点的摸索,时间一长规律自会在心中。”施健说。

  据他介绍,从来不懂木工的他有一天在书院门的一家商铺里看见有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先生在玩一种类似积木的玩具,充满好奇心的他上前一打听原来是孔明锁,这把孔明锁是老先生自己制作的。施健将锁拿到手中仔细研究,在请教了老先生后就回家找来木料自己尝试着做。经过多次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施健终于将孔明锁制作成功。社区里的居民看了施健做的孔明锁后,有的想学,施健就耐心地教,有的小孩子想要,施健就把自己做的孔明锁送给小孩。

  施健对记者说他有一个梦想,想尝试着对孔明锁进行改制,把许多小孔明锁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智力玩具”,并有意思地把这些“智力玩具”做出“2008 北京奥运”的图形,到时候让更多人都能了解到中国的古老文化。

  /文 雷晓娟 本报记者 晁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