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16人食用青菜后农药中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5:54 南方农村报

  作者: 冯善书

  2006年5月19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还未满月,新华社向全国披露了一起广东郁南县都城镇16人受害的农药中毒事件。

  中毒者均食用了从都城市场买来的潺菜,上面残留着几小时就可让人毒发身亡的有机磷。

  恐惧在当地蔓延,居民闻悉后,两个月不敢吃潺菜。

  事发后,由政府多个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在周边城镇展开拉网式搜查,始终未能查出有毒蔬菜的出处。

  有毒的青菜到底藏在哪里?它何以成为伤害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社区的魔鬼?

  一晃半年。半年来,连续不断的

食品安全事件,挑战着人们的神经和胃口。中毒家庭的生活和问题市场的管理又有了哪些变化?   

  2006年12月20日,韦玉琼坐在她出事时紧靠过的沙发上。

  尽管事情过去半年,但她回忆起那场无名之灾,两只肩膀仍在微微颤抖:“一块钱!竟让我和两个小孩背上一场这么大的横祸,还差点丢了性命。”

  2006年5月17日,38岁的韦玉琼像往常一样,8点起床,刷牙洗脸,空腹出门,逛街访友。3年前,她随夫从临近的建城镇搬到都城,成了一名乡下人颇为羡慕的家庭主妇。

  上午10点多,孩子快放学了。她踱到离家不远的都城市场。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她挪到猪肉档买了点排骨,接着往蔬菜行挤去,打算挑点新鲜的蔬菜。

  市内有几十个固定的蔬菜摊,承租的多是菜贩,挑自家菜来卖的农民一般只挤在旁边的过道上。

  韦玉琼是乡下人出身,觉得菜贩的菜要么贵,要么不新鲜,平时就爱光顾那些挑粪箕的。乡下人对乡下人,她心里舒服。

  夏天是蔬菜的旺季,菜心、白菜、豆角、丝瓜、茄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倒让眼前这位家庭主妇犯难了。良久,一位40多岁的妇女面前的潺菜才把她吸引过去——排骨用来蒸,潺菜刚好滚一锅汤。

  一问之下,才卖7毛钱一斤。家里3口人,本来吃不了许多,但想着便宜,她一下买了1块钱,并高兴地付了钱。

  魔鬼没有准确的名单,但这一刻起,却已准确地盘算出这一家三口性命的价值——一元钱。

  市场离家只有两三百米,不到5分钟,她一手打开了家门。只喝了口茶,她便到厨房忙开了。来自遥远菜地里的魔鬼,在主妇充满效率的劳动中,等待一家人中午的聚会。

  11点多,波波(化名)和露露(化名)兄妹俩推门而入。此时,热气腾腾的潺菜汤已经在桌上了。韦玉琼招呼孩子们趁热喝,接着自己也端起了碗筷,因为没吃早餐,她一口气喝了几碗,然后把准备好的排骨放到锅里蒸。

  “露露,你在家做作业,顺便看着锅里的排骨。这几天波波老说喉咙疼,我先带他看医生,很快就回来吃饭。”韦玉琼吩咐完,就带着波波往赤脚医生陈庆家赶。

  还好,孩子只是扁桃体有点发炎。捡了一些药,俩母子就往回走。

  半途,波波说他肚子不舒服。妈妈说:“你忍忍,快到了。”上楼梯时,波波说,头有点晕。

  家里,一阵排骨香迎面扑来,“你肯定是饿,吃碗饭就没事了。”安慰完波波,魔鬼在韦玉琼肚里也开始发作了。

  饭吃到一半,露露竟也捧腹喊疼。接着,波波“呃”的一声就吐了。韦玉琼赶紧抓了只胶盆来接。

  此时,露露的脸色发青,扶着桌子开始呕吐不止。韦玉琼一时手足无措,不知道先顾哪个好,正要转过身去拿点纸来,胸口一闷,肚里的东西便直往喉咙冲。

  这时,她仍没想到汤有问题。

  波波呕得上气不接下气,刚缓过来就号啕大哭。韦玉琼搞不懂今天怎这么怪,一家人都犯同样的毛病。她二话没说,就拨通了陈医生的电话。

  “中毒了,赶紧去医院。”对方在话筒里大叫。

  她马上打表哥的手机求救,但偏偏关机了。她接着拨120,这回有人接了。好久,她才向对方讲清楚自己的地址。

  放下电话,墙上的钟也开始摇转了……

  过了十多分钟,楼下还没声没息。韦玉琼又打了一遍120,说这边快死人了。

  韦玉琼觉得自己的肚里好像有头疯牛在横奔乱跳。她强忍着痛苦,把家门打开,对着邻居大喊。

  人都去哪啦?!整幢楼静得可怕。呕吐物已快装满整个胶盆,挣扎中溅得满屋都是。

  隔壁家的女孩青青(化名)闻声跑了出来,眼前的情景让她吓了一跳。

  “我们中毒了,已打120,你快到楼下等他们。”韦玉琼痛苦地嘱咐着。青青掉头就往楼下跑。

  韦玉琼两脚也开始发软了,挨着沙发就坐在了地下。这时,波波哭哭啼啼地说他想上厕所,而且一撞一跌地往洗手间走。

  “波波,不要怕脏了,就拉在裤子里吧,露露,你们俩个快到妈妈身边来。”韦玉琼怕孩子进了厕所,自己就看不到了,她要把两个孩子紧紧地拉到自己的身边,这样,孩子有什么事,她也能看见。

  两个孩子听话地向她爬了过来。突然,楼下响起一阵急促地警笛声。

  120终于到了。人一上救护车,韦玉琼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天啊,怎么会这样……

  救护车呼啸着驶进了县人民医院。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一家三口终于脱离了危险。下午三点多,亲戚们闻讯赶来。晚上,在外地开船的丈夫千里迢迢赶回来了。

  这时,韦玉琼才从医生的口里得知,当天,先后被送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各门诊抢救的竟有10多人,而他们,同样吃了在都城市场买来的潺菜。医院的化验结果表明,这些潺菜,残留着数小时即可让人毒发身亡的有机磷农药。

  “若非抢救及时,这些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莫医生所在的内科,当天奋力抢救了5名同样的中毒者。

  而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6月到11月,被他们科室从死神怀里拉回的中毒者就有20多名。

  韦玉琼一家三口,是当天最早被送往医院抢救的患者,而院方正是从他们吃剩的潺菜汤,取得了第一手的化验资料,从而为后面的诊断提供了精确的依据。

  两家医院马上把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获悉后,逐级上报,当时,统计的中毒人数为16人,分属4户家庭。

  很快,云浮市领导作出指示,要全力抢救、医治中毒人员。韦玉琼记得,当时县领导到医院探望了他们。有患者交不起钱,县领导交待医院,不得为此延误医治时机,必须让所有中毒者安全出院。

  5月23日,在病榻上度日如年的韦玉琼,征得院方同意,携儿带女出院了。此时,离事发不到一个星期。

  此事经媒体报道,已传得满城风雨。都城镇是郁南县府所在地,尽管人口少,但有限的信息在流传中越来越离奇。

  到6月份,愤怒和恐慌仍笼罩着市场上买菜的人们。县里成立的救治工作组,联合卫生、疾控、医院、工商、食品监督等部门的干部,多次到周边镇村开展排查,始终未能查出有毒蔬菜的出处。

  都城镇农办透露,调查组深入到村追查,没发现任何线索。而县农业局种植股负责人则指出,潺菜不是在固定菜摊买的,受害人的讲法又彼此矛盾,给追查带来了困难。

  这段时间,食品安全成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山区的水田本来就少,这几年沙糖桔等果类种植迅速崛起,种菜的人越来越少,平时县城的蔬菜,1/3靠外埠供应。有毒蔬菜出现后,市场狠狠地报复了本地的菜农,一些农妇透露,种潺菜的可惨了,无人问津,只好挑回去喂猪。

  为重塑公众对都城、西郊和河堤等县城集贸市场的信任,工商部门迫于压力,迅速布署实施食品安全准入机制,提出坚决让不合格的食品退出市场。

  2006年12月21日,记者来到当初出事的都城市场,发现里外挂满绿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各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语,食品安全准入机制的具体操作规则、检测公示情况表也用专门的板挂在市场上方,十多米外还能看得清清楚楚。都城最大的河堤市场,布局整齐,交易井然有序。

  “在多个部门的合力下,食品放心工程可说初具成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伟才说。

  公众头上的阴云逐渐散去。然而,10多名中毒者内心的愤懑和不安却远远没有涤清。

  “中毒不但搞得我们痛苦不堪,且白白破财。”韦玉琼说,进院当天,医院方面就多次催款,出院时老公去结数,才发现花了4000多元。一些患者家属说政府有责任为无辜的受害者埋单,顶着不交,后来出院,也就不了了之了。“我老公这么自觉,别人都笑他傻。”

  韦玉琼是农村户口,合作医疗那里报销730元,但波波是非农户,只好自己担。她想不通,桂圩镇农村的叔叔韦树亭,73岁了,是独身五保户,政府为他买了合作医疗,为什么却不为他养女露露买?

  出院后,韦玉琼曾专门到都城市场找过那个卖潺菜的农妇。那人住在都城白木村,经常到市场卖菜,韦一眼就能把她认出来。“但她说药是隔壁家喷过来的,不关她事。”

  在一起这么大的食品

安全事故中,卖毒菜者退避三舍,而容许她来卖菜的市场管理部门又不愿主动承担责任,现在,韦玉琼觉得自己就算有道理,也讲不清楚,更谈不上索赔了。

  对家庭来说,死里逃生的后怕使得他们更珍惜眼前的生活。韦玉琼庆幸之余,对索赔就看淡了一些。

  2006年12月20日,韦玉琼端着饭碗,想起当天,那只魔鬼害得一位孕妇,为保住肚里的小生命,一进医院,就要挨刀剖腹,至今心有余悸。

  孩子们下午要上课,匆匆吃了几口就放下碗筷,背上书包往外走。看着盆里吃剩的青菜,韦玉琼心里又像压了一块石头。

  事情都过去半年了,她感到魔鬼没有消失,似乎还躲在某个青菜,某块田地,或市场的某个箩筐和菜摊上。每天,她都必须到市场买菜,而吃完之后,某种不安便迎头袭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