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邢良坤10年烧出“六层无支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01:41 大连晚报

  

邢良坤10年烧出“六层无支点”(图)
邢良坤10年烧出“六层无支点”

  这位大师经历百余次失败终于烧制成功“无支点泥条六层对接球”,续写邢陶新传奇

  ■文/图 首席记者 张晓帆

  “10年间,我尝试了一百四五十次,昨天晚上,它终于诞生了!”9日上午,面对闻讯赶来的各界朋友,陶艺大师邢良坤激动地宣布,经历了百余次失败的“无支点泥条六层对接球”终于烧制成功了,这意味着已经创下多项陶艺纪录的邢陶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这看起来小小的一步,凝结着大师太多的辛苦,更是无数个偶然成就的必然。

  在邢良坤陶艺馆,宽大的桌子上摆着3件新作。最醒目的是一件半人高的陶艺,底座为青色的三“羊”开泰,上半部分则是由6层盘曲的线条与4枚圆球组成的似球非球、似树非树的物体,“说它是球行,说它是树也可以,看起来又像建筑,就连我都还没想好给它起个什么名字!”邢良坤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这件作品的烧制过程:由底座开始,一层层烧制、粘接上去,每层泥条都没有支点,各个圆球又不对接。更重要的是,不对接的外层里面,还藏有两个不对接的圆球、四层没有支点的泥条。它的复杂性是外行人难以想象的,“很早以前我就实现了3层不对接,从那以后,每增加一层都非常难。”邢良坤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就仿佛一名举重运动员,当他达到举重的极限时,每增加1斤重量,都要承受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压力,都要付出超常的努力。”陶艺作品亦是同样,因为陶土在烧制前是软的,力量稍有不对、粘接点稍有偏差,或者时间差了几秒都会导致失败。“10年来,我不停地向6层不对接这一极限冲刺。终于成功的这件作品,花了5天时间才完成。”记者数了一下,这件作品上,光是不对接的泥条,就有140多条,全靠艺术家把握火候、时机、温度、力度,一根根粘接、烧制而成的。

  除了3件无对接作品,邢良坤还通报了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在2006年,他的陶碗创作又有新成就,实现了金丝开片,在内壁挂釉上更是做到了准确无误;二是他被评为2006年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大文化人物”,在这次由中央党校管理中心、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课题组等5家单位共同评选的活动中,邢良坤的得票数最高,足见他在中国的知名度。

  自称“只念过5年书”的邢良坤是不折不扣的传奇性人物,他的陶艺研究所拥有20项专利发明,连续5次打破陶艺世界纪录,而这个陶艺所却是“既小又简陋,一名有专业职称的专家都没有”的所在。“我认为,艺术家最怕满地‘得瑟’,我每天都玩命地搞创作,拒绝一切与创作无关的活动。”熟悉邢良坤的人都知道,窑场是他最常呆的地方,从早晨6时到次日凌晨2时,凭借超人的智慧与领悟能力,凭借对艺术的执著,邢良坤守在窑前如醉如痴。

  图片说明:谈起艺术创作,邢良坤有说不完的话。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