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搜索:
省份: 城市:
法律领域:

让所有劳动者尽享职业卫生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06:40 深圳特区报

  让所有劳动者尽享职业卫生保护

  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探索职业卫生监督新思路成效显著

  在作为深圳市经济、工业大区的宝安,全区数百万劳务工的职业健康,是全区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6年底,宝安全区工厂总数已达11599间,其中有毒有害因素工厂4392间,占工厂总数的37.9%。全区工厂职工总数22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数15.6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9%。为保护劳动者职业卫生权益,对有毒有害企业作出合理有效监管,宝安区、街道两级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全年下街道、企业蹲点,2006年一年共监督有毒有害企业6411间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大批职业病事故隐患。

  在宝安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宝安区两级卫生监督所去年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规范完善职业危害报告制度,全年全区共发生疑似职业病例50例,报告确诊职业病20宗,确诊职业病33例,其中慢性正己烷中毒2宗11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3宗6例、职业性急性轻度2-丁氧基乙醇中毒1宗2例、三氯乙烯中毒6宗6例、尘肺6宗6例、职业性急性轻度柴油中毒1例、职业性接触性皮炎1例。所有的职业病患者和疑似职业病例均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区共受理投诉咨询等案件30宗并全部得到及时处理,处理合格率达到100%。

  全国职卫试点设宝安

  宝安区已基本实现了区、街道两级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模式,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区两年无大事故发生,全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省、市等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去年7月,宝安区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单位”,去年12月30日,宝安区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将不仅为全市、全国职业卫生服务提供有力经验借鉴,也将促使宝安区的职业卫生监督与服务得到更稳健、长足的发展。

  结合试点工作的要求,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去年以宝安区卫生局的名义,就全区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预防控制对策向区长作了两次专题报告。之后,宝安卫生监督所制订出《宝安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对宝安未来三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规划。按照此《方案》,宝安区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完善区、街道两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探讨工业较发达、以劳务吸纳为主地区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最需要职业卫生服务的劳动者群体得到最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

  信息共享提前介入监督

  自2004年起,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就多次积极与区计划局属下信息中心沟通,提出借助其信息中心的技术力量和协调职能,建设“宝安区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建立宝安区综合执法数据库的构想,以此达到存储、集成、整合全区各部门行政许可的结果数据及行政执法的反馈信息,实现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去年7月1日,“宝安区综合执法信息系统http://zhzf.baoan.gov.cn”正式启用,宝安卫监所因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已预留了交换接口,使该所顺利实现了与全区综合执法信息系统的对接,成为该系统的第一批用户。

  综合执法信息资源共享对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宝安卫监所通过查阅区工商局证照登记资料,率先介入掌握区内新办企业、工厂的基本情况;再通过安监、质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审批资料,及时跟进职业卫生监督,把重点职业病危害防线提前,逐步扭转以往监督管理滞后、一些有毒有害工厂直到出现危害事故才被发现的被动局面。去年7月以来,宝安卫生监督所通过全区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查询到528家新办企业,经及时跟进建档,进一步发现其中385家使用有机溶剂。对此,区卫监所将这些企业及时纳入规范监督管理,对预防控制职业病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探索“分类”管理模式

  拥有11599家工业企业的宝安区,目前全区却仅有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25名,平均每名监督员需要管理464家工厂。按照目前的监督力量状况,监督人员单单将全区的工厂巡视一遍,就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为弥补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的软肋,宝安卫监所大胆探索新思路,对工厂采取“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监督模式,把辖区企业划分成“1-2-0”三大类,其中“1”代表重点监控企业,“2”代表一般危害企业,“0”代表无毒害企业。重点监控企业是指容易发生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包括所有超标企业,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使用企业,宝石加工企业,部分正己烷、苯系物使用企业及铅、镉等重金属危害严重企业。在日常监管中,他们加大了对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督频次,抓住主要矛盾,提高监督的效果。对既往监督到位、本底清楚的用人单位,通过集中培训、开会动员的方式将国家有关的法规要求形成文书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接触有毒有害工作工人当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作业场所的监测报告及使用材料清单,从企业提供的资料中筛选出需进一步跟踪监督的企业,既保证了工作的高效率,又提高了监督的覆盖面。

  宝安区还实行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的区、街道两级管理模式,依照《深圳市宝安区卫生监督工作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区、街道两级卫生监督所的监管范围和工作职责进行了分工。按属地管理原则,结合被监督单位规模、性质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程度进行了业务划分。近两年来,区、街道卫生监督所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了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街道为单位划分责任区,明确管理内容和责任人,建立起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网格化管理,较好地落实了职业卫生监督职责。

  整治与“温馨提示”并施

  由于企业生产性质等原因,以前宝安区三氯乙烯等职业病危害事件时有发生。为彻底整治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减少三氯乙烯等毒物引起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去年宝安区不断推出各个重点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整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自2005年起,宝安区街道一级卫生监督所也均具有了独立开展罚款的行政处罚权力,去年宝安继续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年责令工厂企业限期改正729间(次),行政处罚108宗(其中警告95宗,罚款25宗51万元),现均已全部结案。较之2005年的责令限期改正384间次,行政处罚99宗,其中警告95宗,罚款17宗24.05万元,职业卫生执法力度有了明显加强。

  在专项整治重拳出击的同时,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向用人单位、外来劳务工传送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并不定期向企业发出有关职业卫生的各类“温馨提示”,要求用人单位节后招工时“勿让新工人从事三氯乙烯作业”,天气酷热季节要注意防暑降温,对造成工人中毒事件的违法企业作出罚款处罚后,立即进行新闻报道,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和警示作用。

  随着2007年元旦钟声敲响,宝安区卫生监督队伍已开始积极计划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宝安卫监所提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是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已作为行政许可项目于2006年6月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第29期)》对外发布,也已经纳入到2006年《宝安区扩大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项目》,但由于缺乏有关部门的配合,至今还未形成相关企业主动申请的良性局面。为此,宝安卫生监督所建议尽快召开一次由政府牵头,有卫生、工商、环保、发改、国土、规划、消防、建设、贸工和区政府联办中心等多部门参加的协调会,把“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与“环保审批”并行的制度明确下来,将其纳入工商登记注册(内资)和贸易工业局审批(外资)的前置条件中,保障此项国家法定审批项目在深圳市的率先尝试开展。作为全国基本职业卫生试点地区的宝安区,其政府卫生监督体系全体执法、服务工作人员,在新的一年里有信心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区卫生局的支持下,把全区职业卫生工作推向更高的监管、服务水平。

  核心提示

  宝安区两级卫生监督所200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基层基础年”、“城市管理年”和区“治理年”的工作部署,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工作方向,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加大监督处罚,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全区职业病事故,使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得到全力保护。

  去年12月30日,随着作为国家卫生部19个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之一的宝安区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宝安区职业卫生工作又肩负起为全国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探讨科学可行模式、提供试点经验的重任。深圳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丹在该试点正式启动仪式上讲话表示:宝安区试点经验将从2008年起向深圳全市推广,宝安区职业卫生服务正向着泽被所有劳动者目标大步前进。

  早培训胜过后补救

  宝安卫监所经常给企业老板上职卫“脱盲”课

  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杨北兵表示:多种形式地开展企业管理者培训,不放过10分钟、8分钟的执法现场宣讲教育,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老板们职业卫生水平,对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守法意识大有益处。2006年,宝安区卫生监督所还发起、承办一系列较大型培训活动,部分活动受到国家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的称赞。

  一年办职卫培训班20期

  去年,宝安区卫生监督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宝安区CDC等单位合作,联合举办“广东省企业有机溶剂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高级培训班”等培训活动,使企业负责人、用人单位的安全卫生管理及医务人员陆续得到培训。一年里,宝安区共举办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班20期,邀请省、市、区专家授课,培训企业1895家,管理人员2051人,全体学员均顺利通过了考核,取得了《职业卫生培训合格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周安寿研究员对此高度评价为:“开全国先河,经验值得推广。”

  记者在采访中见到,宝安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还常常抓住现场检查的机会,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实况培训”。他们不放过10分钟、8分钟的零碎时间,耐心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普法宣传,向企业负责人演示手提电脑中职业病患者的图片、相关毒物的防护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外,他们还开展“诫勉谈话”等活动,促进企业自律。针对企业主不懂法、不学法、不履行法律职责的行为,去年对40多家违法行为轻微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用人单位先进行“诫勉谈话”,与企业主进行平等沟通,使其达到懂法、自律、防患于未然的一个良性进步过程。

  街道政府支持培训工作

  宝安街道一级政府也积极支持卫生监督培训工作,例如龙华、松岗等街道接受街道卫生监督所的申请意见,专门发文及提供培训经费支持,街道办领导还在为街道企业负责人举办的培训班上作号召企业老板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服务的动员,使全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据了解,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共举办了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班37期,培训企业3999家,管理人员4980人,全区90%以上的有毒有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过卫生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杨北兵所长表示,今年该所将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继续大力开展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使所有老板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工作重视起来。

  相关链接

  宝安职业卫生监督

  拥有多个全国第一

  1988年,宝安防疫站设立劳动卫生科,第一次开始对辖区内有毒有害工厂进行管理。1993-1994年,宝安8个镇先后成立预防保健所,承担大部分劳动卫生工作,这是全国最早出现的镇、街道一级职业卫生监督与服务机构。1997年8月,宝安区又在全国率先成立区县级“职业病防治所”,挂靠区防疫站,由区编办给予增加专门编制,充实、加强全区职业卫生工作。目前,宝安区已形成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职业卫生监督与服务队伍,职业卫生工作已步入省内先进行列。

  “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就是保护自己兄弟姐妹的生命健康”,宝安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杨北兵表示:近年来宝安区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多次千里追踪疑似职业病患者,主动协助患者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甚至到工厂为患者追讨医药费,有的还自掏腰包捐助困难病人,他们怀着对劳动者的深厚感情与关爱之心,为保护数百万劳动者的职业卫生而默默工作,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不断好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