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往日回顾:

60年了,刘胡兰依旧和我们在一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5:30 山西新闻网

  2007年1月12日是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纪念日,省委省政府将在这一天在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召开“纪念刘胡兰就义60周年大会”,本报今日特推出专题报道,以弘扬刘胡兰精神,倡导社会和谐。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刘胡兰毫不畏惧,眼见匪军连铡了6个人,以“怕死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的大无畏精神挡住敌人扫向群众的枪口,坦然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当时,尚不满15周岁。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同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51年6月24日,杀害刘胡兰等7烈士的阎匪张全宝、侯雨寅在烈士的殉难处被公审处决。1963年查清事实真相,告密的叛徒是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石五则于1963年2月14日被政府枪决。

  刘胡兰的事迹后来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

  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的刘胡兰纪念馆建成开放。

  

60年了,刘胡兰依旧和我们在一起(图)

  昨天,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刘胡兰纪念栏前,毛泽东同志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分外醒目。许多群众自发组织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

  本报记者葛薇摄

  在烈士面前宣誓

  

60年了,刘胡兰依旧和我们在一起(图)

  1月11日下午,文水县“刘胡兰英雄民兵班”的9位女兵在刘胡兰纪念馆举行宣誓仪式,纪念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60周年。

  本报记者王晋飞王晋磊摄影报道

  记者调查

  多数小学生不清楚刘胡兰牺牲经过

  在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之际,记者设置了关于刘胡兰的问题,在太原市的小学生中间进行了一次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5名一年级学生、5名三年级学生以及10名五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对刘胡兰了解得多一些。被调查的5名一年级小学生都不知道刘胡兰是烈士,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表示都知道刘胡兰的事迹,也都能说出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过,被调查的15名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中,对于刘胡兰本人的情况以及牺牲的经过了解就不多了,只有7名学生知道刘胡兰是文水人。关于刘胡兰是被谁杀害的问题,只有两名学生能够回答正确,知道是被阎锡山的部队杀害的,13名学生回答是被日本人杀害的。刘胡兰牺牲时的年龄,6名学生知道是14岁。

  根据调查,学生了解刘胡兰事迹的主要途径是学校课堂、书籍和电视。

  本报记者王冠兴

  被访市民异口同声应该坚守精神财富

  “1月12日是什么日子?”对于这个问题,1月1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省城20位市民,除一名文水籍女士能回答上来,并明确说出是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纪念日以外,其他的人表示不知道。但听记者说出答案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精神财富应该坚守,特别应让青少年记住这个光辉的名字。

  回答出问题的赵女士从小生活在文水。作为文水人,每到一个地方,人家问她籍贯,她回答文水时,对方都会称赞说:好啊,刘胡兰的故乡人!赵女士说,自己的孩子很喜欢看历史书籍,对于刘胡兰的事迹已非常熟悉。赵女士认为:学习刘胡兰不是说必须让孩子们也和她一样,为国家利益牺牲生命,而是学习她留给我们的那种信念坚定、理想远大的精神,让刘胡兰精神延续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态度中。

  同时,其他被采访的市民虽然没记住烈士牺牲日,但对于刘胡兰事迹还是很熟悉的。他们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刘胡兰精神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太航社区的韩先生说:“现在我家里还有一本讲革命英雄故事的《刘胡兰》小人书,孩子特别喜欢看。”韩先生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多出版革命故事丛书作为教材,在学校、社区、农村广泛兴起讲英雄故事的热潮,最好是能让孩子们形成“学英雄事迹、发现身边楷模、自我实际行动”的模式,把革命烈士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坚守下来。

  本报记者马继玲

  国家一级导演、省话剧院原编导室主任姚大石:真实再现历史还原英雄本色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我们剧组的主创人员无数次到云周西村蹲点、采访,工作人员亲手染色做衣、收集纺车等道具……”谈起40多年前创作、导演话剧《刘胡兰》的幕后故事,该剧导演之一、今年76岁的姚大石依然神情激昂。

  话剧《刘胡兰》省略了刘胡兰小时候的成长,剧情从其秘密参加共产党开始,共九场,包括备战、斗军鞋、家庭斗争、审讯和就义等内容,以突出刘胡兰的英雄形象。姚导告诉记者,话剧《刘胡兰》由时任省话剧团团长杨威牵头的创作班子编创,郭健、孙伟、方彦负责剧本创作,左筱林和姚大石做导演。为了真实再现历史,主创班子成员多次赴刘胡兰的家乡云周西村了解历史情况。姚导说:“去了多少次云周西村,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和村里的老百姓熟到可以推门就进,当然也抓回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从1961年到1964年冬,剧本在边排演边修改中逐步得到完善。

  虽然是用艺术形式再现英雄精神,但仍要带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刘胡兰。因此,从舞台布景到服装、道具,省话剧团都力求真实,符合时代特色。没有土布,剧组人员就到老百姓家里去买,甚至拿新衣服去换,回来自己染色,缝制;绳子担架,是剧组成员亲手做出来的;纺车是从老乡家里买来的……为了把刘胡兰演活,无论角色大小,该剧所有演员均需参与竞选,一个小小的匪兵排长都是三个人竞争。扮演刘胡兰的吴彦姝老师还曾住在刘胡兰继母胡文秀及村民家里体验生活。

  1965年3月17日,话剧《刘胡兰》在北京成功演出,受到周恩来、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后的17年间,该剧先后在天津、保定、邯郸等地巡回演出三四百场,场场爆满。与此同时,该剧剧照被印成小儿书在全国热卖,四扇屏画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本报记者李莉

  (鉴于其他主创人员身体原因,记者仅采访姚导一人)

  原武警山西总队后勤部政委张俊山:含着热泪编著《巾帼英豪刘胡兰》

  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前夕,77岁的张俊山老人历时5年精心编著的《巾帼英豪刘胡兰》一书出版了。1月10日,记者来到张俊山老人家中时,张老说:“我是带着感情编写完英雄胡兰子的。”

  1965年,时任榆次军分区宣传科长的张俊山在云周西村蹲点,有更多的机会与刘胡兰的亲属、乡亲接触,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同龄人刘胡兰。耳濡目染刘胡兰精神的影响力,就“爱”上了刘胡兰,“了解了刘胡兰的英雄故事,就会被她的精神吸引,鼓舞,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42年来,张俊山老人从没放弃这份感情。不管到哪里出差,张俊山都会去书店购买有关刘胡兰事迹的书刊。在张老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书桌上、资料袋里、书柜中均能找到不同时期刘胡兰英雄事迹的资料,从刘胡兰纪念馆的解说词、解放军画报的彩图、团省委出版的刘胡兰生平史料、文水县党史资料到小人书,应有尽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保护这些珍贵的史料,张老拿油纸把它们包起来藏到地下。其间,张老还撰写了《刘胡兰传》,长篇纪实文学《刘胡兰民兵班的姑娘们》等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胡兰的历史资料越来越难收集,为了让刘胡兰精神永存,张俊山老人有了结集出书的想法。1999年,张老开始构思,并多次深入文水、离石、太原、北京等地,专访了60多位刘胡兰亲属、战友和同乡等知情者。2002年动笔,至2007年1月11日,《巾帼英豪刘胡兰》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史料准确翔实,所述事实多系独家首次披露,专家称其是对刘胡兰英雄的最好纪念。

  采访中,当张老讲到书中刘胡兰就义一段时,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说:“在完成书稿的过程中,每次和老伴校对到此处时都忍不住流泪。而当编写到刘胡兰英雄民兵班和太原矿山机器厂刘胡兰小组的故事时,我又为这些践行刘胡兰精神的后来人高兴。”

  本报记者李莉实习生韩伟

  听“刘胡兰”们讲新时代的故事

  走进太原“刘胡兰小组”

  在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46年来涌现出130多名“刘胡兰”。她们来自同一个集体―――“刘胡兰小组”。自1959年小组成立起,一代又一代人在英雄的感召下,不断挑战艰难,书写成就与光荣。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刘胡兰”们冲破陈腐观念的阻力参加工作,背着娃娃在车床前劳动;在极度困难的时期,她们饿着肚子也要夺取高产;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任务照样超额完成;改革开放的年代,她们依然擎起“刘胡兰”大旗。“刘胡兰小组”把刘胡兰的精神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灵魂里。1月11日,记者走进如今的“刘胡兰小组”,听她们讲述新时代的故事。

  从1959年开始至今,“刘胡兰小组”先后有7名组长,涌现出130多名“刘胡兰”。现任组长张清萍上任于1995年,当时正是企业最困难的时期,效益明显下滑。此时单位派给“刘胡兰小组”的任务少了,往常超额完成任务的“铁姑娘”们,现在15个人休假待岗、仅剩下3个人留在厂里。风雨中,“刘胡兰小组”这面旗帜能不能保住?张清萍一方面拉起平车为大家揽活,一方面想尽办法为休假的姐妹寻找临时工作。为了人心不散,队伍不乱,斗志不减,张清萍坚持每季度到待岗的姐妹家中探访一次,每半年组织一次小组集体活动。

  

60年了,刘胡兰依旧和我们在一起(图)

  刘胡兰小组的成员赵君(右)正在教新来的组员白红丽车工技术

  到2000年,“刘胡兰小组”这艘小船逐渐在风浪中平稳下来,待岗的15个成员全部归队。经过市场竞争的阵痛和洗礼,“刘胡兰”们体会到,仅靠“苦干”是不够的,还要再加“巧干”,那就要钻研技术、提升素质,勇于创新。在组长张清萍带领下,大家比技术、比创新。小组内部累计革新300多项技术,创出400余万元经济效益。2005年,8名姐妹全部通过考试获得“高级工”资格证书。在公司的各种技术竞赛中, 小组连续夺得第一名。小组在2006年超额完成200%的任务,达到了历年最高纪录。

  采写:本报记者 马继玲

  摄影:本报记者 李春泽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