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秦“国防高速路”首次被部分发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0:37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秦“国防高速路”首次被部分发掘(图)

  远视图

  

秦“国防高速路”首次被部分发掘(图)

  局部图(省考古所供图)本报讯(记者原建军)我省考古工作者昨日公布了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秦始皇修建的“国防高速公路”秦直道的部分调查成果。考古学家于2006年首次对秦直道遗址进行调查、测绘,并对其部分路面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取得了秦直道构筑的第一手资料。秦直道考古队的工作集中在陕西省富县坡根底段,在海拔1100至1300米的子午岭支脉上,直道基本沿山脊选线,南北向全长约5.3公里。

  秦朝在袭夺河套之后,如果仅仅施以长城设防、精兵屯守之策,还无法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大量增兵、保证军需品的及时供应,对边防交通条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直道的兴建,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一旦前线告急,秦朝的骑兵,循直道驰援,从腹心之地的甘泉山到达与匈奴作战的最前线,只需要三昼夜左右。入汉之后,直道依然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发挥着作用。秦直道是中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由秦始皇下令30多万大军历时两年半修建。它北起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南抵秦都咸阳附近(今陕西淳化县北甘泉宫),全长700多公里,基本保持南北走向,故称“直道”。除作为与长城相辅助的“国防高速公路”之外,秦直道还是兼具贸易、文化交流等功能的交通大道。

  最宽处达47米相当今天二级公路标准

  2006年12月上旬,省考古研究所秦直道考古队调查了秦直道富县坡根底段,具体所考古的直道自南向北走向为葫芦河→坡根底→车路梁→第一垭口→第二垭口(最高点,海拔1330米),全长约5.3公里。该段直道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支脉上,海拔1100米———1300米,直道基本沿山脊选线,南北方向。调查得知,坡根底至第二垭口段直道的修筑以“堑山”为主,即将山脊的一侧(个别地方为两侧)向下开挖,取平路面,挖取的土填在山谷一侧,称为“堙谷”。直道现状保存较好,现存路面一般宽23米———26米,最宽处达47米,相当于今天的二级公路标准。

  堑山取土成秦直道中部高凸附修排水沟

  揭露出的直道中部高凸,路两侧有缓坡状路肩。靠山一侧路肩长4米,其外有排水沟,沟宽2.4米,深0.4米,沟底较平,底部铺有少量礓石碎块。直道路面的中部最高点,高出排水沟底部30厘米。直道路面上分布着直径约7厘米———8厘米的侵蚀小坑,可能是马蹄踩踏所致。探沟发掘显示,秦直道的修筑,在“堑山”开挖至生土,取平路面以后,即可通行,未发现明显的夯筑痕迹。

  秦直道碾压土

  堆积超过352年

  秦直道生土路面距地表的平均堆积厚112厘米,其中下层的路土层平均厚18厘米。按道路学上的年平均堆积厚度科学计算的话,这么厚的路面堆积物需要352年形成,即除了秦代短暂的使用外,路土形成的时间几乎涵盖了整个汉代。如果再考虑到路土层的密度和坚硬,秦直道堆积的时间要超过352年,那么,从两汉到魏晋或稍晚,可能就是秦直道频繁使用的主要时期。这一推论,也与文献对秦直道的记载相符合。

  直道两侧发现宋金烽火台

  专家调查了直道东、西侧山峁上的两座烽燧(类似战争时期的烽火台)。烽燧为夯筑,原为方锥台形,风化剥落后略呈圆锥台形。西侧烽燧底径约19米,顶径约4米,存高约6米,夯层厚12厘米—18厘米,一般厚15厘米。台顶部似有墙体。东侧烽燧底径约10.5米,顶径约3米,存高约5米,夯层厚10厘米——12厘米。两地均未见遗物。调查纠正了过去的判断,确认两座烽燧是宋金时期葫芦河一线的防御通讯设施,与秦直道无直接关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