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我们缺失着评级话语权 本报记者 蒋娅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1:00 解放日报

  

我们缺失着评级话语权本报记者
外资深度介入我国评级市场,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金融安全———

  

我们缺失着评级话语权本报记者
引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以及评价机制,有助于投资者更加理性判断市场,也有助于监督市场发展。但同时,一旦外资机构掌握了评级标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资产定价权。

  昨天,新华远东中国评级发布了对6家中国商业银行主体信用的最新评级,对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以及深发展银行分别给出了AA、AA-、A+、A-、BBB和BBB的评级。

  这是本土评级机构作出的一项较为权威的评定。但相对于外资评级机构对我国评级市场的挖掘,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有些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巨大的拓展空间来说,本土评级机构的声音还太小。

  诱人的市场

  外资机构纷纷介入我国评级市场,最直接的理由不外乎内地资本市场的巨大潜力。

  数据为证。仅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沪深股市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市值规模从2005年的3万多亿元增长至近9万亿元,增幅高达183%。这一涨幅刷新了我国证券市场历史纪录,也书写了当年全球证券市场之最。就在本周,随着又一只大盘股———中国人寿A股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更是轻松突破10万亿元大关。尽管增长显著,但与一些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沪深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仍然偏低。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例约为92%,美国、英国、日本等均超过了100%。因此业内人士预期,未来10年,沪深股市市值将增至30万亿~40万亿元人民币。

  不光是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样令人期待。统计显示,得益于股票市场的强劲表现,截至去年底,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6208亿份基金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即便如此,沪深股市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仍不到20%,与成熟资本市场90%投资者为机构的状况相比还差很远。此外,虽然大盘蓝筹企业纷纷海归,但内地企业赴海外上市热情依旧不减。仅在2006年,随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超级航母在香港上市,内地企业赴海外上市融资规模也再次创下新高。

  基于这一巨大的市场,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舞台上的“戏份儿”越来越重,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毕竟,在一个逐步完善市场中,评级的结果已成为筹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一旦某个企业被评级机构认定为“低投资级别”,那么机构投资者对该企业的投资就会受到限制,融资者就将为此支付更高的代价。同时,评级机构对一个国家(地区)或公司投资等级做出的升降决定,往往左右着亿万游资的流向。

  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此重要的市场,自然增添了我国评级市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目前,全球三大评级巨头———标准普尔、穆迪、惠誉都在我国设立了办事处,穆迪更在北京设立了子公司。标准普尔与中信证券各出资50%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包括中信标普50A股交易型指数和中信标普300A股基准指数在内的指数业务。再加上美国晨星等专业类评级机构,外资已占据我国评级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影响力更是超过50%。

  外资的挑战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介入我国评级市场,迎合了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基于独立第三方机构作出的评级,有助于投资者更加理性地判断市场,同时也有助于监督市场发展。但有一点不容否定,谁掌握了评级标准,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资产定价话语权。而如果这一重要的话语权旁落外资,势必引发金融安全之忧。

  正如2004年末,当时摩根士丹利称,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巨大,甚至给出了泡沫破灭的时间表。不止是摩根士丹利,诸多外资投行都持泡沫论观点,并大肆唱空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嘴上唱空,却仍不断有新的资金进入,悄悄做多国内房地产市场,摩根士丹利与复地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还与顺驰达成合作意向,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美林又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具体的项目。如此唱空,只是外资的一种投资策略而已。

  尽管评级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与外资投行的操作模式不尽相同,并不存在直接介入市场的可能。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看似透明和公正的评级,其背后也不乏利益倾向。

  在2003年底,标准普尔曾宣布,除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外,其余13家商业银行都不具备投资价值。正值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评级机构的这一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使海外投资者“低估”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真实价值,对我国银行上市发行定价产生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这些国际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海外投资者参股我国的上市银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配合,为海外资本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压低价格增加筹码,使其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获取高额利益。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公开发行价格为每股2.35港元,而此前出售给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的价格则仅为每股1.19元。

  此外,当越来越多国际评级巨头进入我国市场时,国内评级市场在国际化程度上也领先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但这种超越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培育本土机构

  外资深度介入我国评级市场,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金融安全。因此,业内专家认为,快速培育和发展本土评级机构已迫在眉睫。

  我国第一家评级机构诞生于1989年,虽然经过10多年发展,但影响力和社会信誉度仍然很低。目前,国内最大的信用评级机构是中诚信国际评级公司和大公国际信用评级公司,联合、远东和深圳鹏华居其次,其余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评级机构,数量在百家以上。但如此众多的评级机构,却良莠不齐,不具备社会公信力以及国际知名度,要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困难。因此,即便有自己的评级机构,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国际评级机构仍然是首选。

  评级市场是否发达,不在于评级机构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影响力。事实上,在海外成熟市场,一个国家或地区大都只有一二家知名评级机构。但在我国,上百家本土评级机构,其影响力之和不敌几家外资机构。因此,要发展本土评级机构,首先必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树立其社会公信力,避免低层次无序竞争。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评级业起步较晚,“政府法规驱动”发展模式优于“市场驱动”模式。业内人士建议,由政府主导对评级行业设定准入门槛和监管法规,制定评级执业标准,完善评级制度,更有益于评级业有序、快速发展,从而逐步将金融评级“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市场也不应盲目“追捧”国际评级机构,给本土评级机构多一些鼓励和支持,为其发展创造一个更宽容的环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