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台北模样之四:遗存在摩天楼下的“眷村标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8:21 云南日报

  新华社台北1月12日电(记者陈键兴茆雷磊)四四南村,一个隐身于101摩天大楼下的旧聚落,一个遗存在摩登社区里的老眷村,仿佛是台北在都市发展版图中做下的一个标记,为的是留有一份都市记忆。

  “眷村”这个专有名词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指1949年后台湾当局为安置上百万大陆来台的军人和家眷所建立的聚落,多是因陋就简搭建起来的木屋、瓦房,矮小而局促。随着时代变迁,为改善住户的生活环境,也由于破旧的环境有碍都市发展,“眷村改建条例”出台,十年间将全台700多处眷村迅速“消灭”。

  在这个“竹篱笆构筑的旧梦”消逝的过程中,许多人开始感到伤怀,开始关注如何抢救“眷村文化”。四四南村就是其中的典型,因为存留在最现代、最繁华的商圈中,也成为台北改造旧社区的一个指标性案例。

  这是台北市第一个眷村。1948年底,“四四兵工厂”的员工和家眷从青岛来台,在台北郊外的库房区安置下来,建起四四南村,一住便是几十年。随着“信义计划区”的台北“副核心”开发和眷村改建的兴起,四四南村的住户在1999年全部迁出,留下的旧居则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四四南村是幸运的,它留下了。记者在这里看到,几行低矮的瓦房排列着,已经“退休”的电表、路灯和几株老树还守在那里,有几个年轻人在一间屋子里拍摄时装照,门牌号不见了,换成了“特展馆”、“展示馆”的牌子。

  原来是当地的社区居民和文化界人士发起了眷村文化保存运动,促成了四四南村被列为历史建筑物。2003年,四四南村以市民公共空间的新貌重现在这个被高楼、商圈所“主宰”的都市空间中。

  在四四南村的“眷村展示馆”里,记者看到了孩子的作业本、母亲的缝纫机、父亲的自行车,默默还原着眷村旧事。展馆的值班义工是一位老阿姨,她热情地跟记者介绍说:“我一直住在这个眷村边上,那时,这里的人们住得很拥挤,日子过得很困难,大家口音南腔北调,生活却是很融洽、很热闹。”

  她告诉记者,四四南村的老人们常会回来转转,不少在这里出生的第二代也会在周末带着家小回来看看,还有许多年轻的艺术家会来这里租用展馆举行活动。

  记者此次到台北采访,几年前曾去过的几个眷村都不在了。在摩天楼下发现四四南村的故事,确实有几分意外,让记者看到了一个城市在自我更新中的反思与关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