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2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暖市民心 上海九成老年人在社区治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9:00 解放日报

  

2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暖市民心上海九成老年人在社区治病
今年新年,住在石门二路附近的一对70多岁聋哑夫妻,破例给社区医生王敬丽送了一份新年礼物,感谢这位医生长年累月给予两老亲人般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上海,这样的社区医生比比皆是。全市227家社区卫生中心以周到便捷的服务,为广大群众打造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第一张保障网,居民常见病、慢性病治疗和术后康复在社区的格局已逐渐形成。

  阳光驿站

  吴老伯有高血压、前列腺增生,汪老太患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和焦虑症。这对聋哑夫妻的一对儿女在美国留学。

  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队长王敬丽第一次上吴老伯家,因为交流障碍,花了一个上午,才把夫妻俩的患病搞清楚。临别时,两位老人对王敬丽竖起大拇指、弯腰示谢。回家后,王敬丽满脑子仍是这对聋哑老人渴望帮助和感恩的神情。次日,王敬丽开始自学哑语……

  渐渐地,老夫妻的其他疾病已被调理得稳稳当当,可对老太的焦虑症却始终拿捏不准。于是,王敬丽又自学起心理咨询知识,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少个日子上门问候,多少次促膝比划,汪老太的心理疙瘩终于被解开了。

  为社区老人做心理疏导,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陆兴居委,被居民直呼为“阳光驿站”。社区里动迁户多,有些老人担心动迁后就医、购物不方便,愁得整夜睡不着,因心理因素引起或加重疾病的占三分之一。社区医生林庆馥摸准老人们“病根”后,在街道和居委会支持下,逐个进行“心理按摩”:“政府为动迁小区配备了完善的设施,交通方便,住得宽敞透亮,这是福气啊!”贴心的话,让老人心情逐渐变得轻松,身体也硬朗了起来。

  据统计,去年上半年,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病人,占全市门急诊总量40.47%,超过了三级和二级医院就诊人数;而全市24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已高达9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们,已开始成为让百姓感受到沁心温暖的“健康守门人”。

  温馨“家床”

  虹口区公平路上有间小阁楼,楼上楼下,仅有十几级台阶的距离,可92岁的钱锦荣老人已有10余年未曾踏下。糖尿病引发的老烂脚,让老人痛苦不堪。这十几级台阶,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主治医生沈建人却已走了一年。年初,钱锦荣老人成了沈建人对口治疗的家庭病床病人。老人做了清创手术后,第一次到社区卫生中心换药,是雇人背来的。沈建人见了鼻子发酸,第二天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为老人送药上门,两个月里风雨无阻。一天,突遇暴雨,老人以为沈建人不会来了,可沈建人仍提着药箱准时抵达。可老人哪里知道,那天沈建人岳父病危,他却无法赶回。

  同样心存感激的,还有海宁路590弄一对90开外高龄的老夫妻。去年夏天,这对老人成了乍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裘志行医生对口治疗的家庭病床病人。裘志行第一次走进老人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便遇到难处:电源插座只有一处,要做心电图,就无法开电风扇。裘志行一边工作,一边为老人扇扇子,还安慰老人:“我年轻,出点汗有益健康。”

  目前,全市共有5万多张家庭病床,700多个全科团队为康复病人送上关怀呵护。不少社区已形成家庭、服务站点和社区卫生中心“三级康复网络”。家住杭州路的宁老伯最近患脑梗,在华山医院抢救过来后回家不到两小时,杨浦区老年医院康复病房的医护人员就来敲门了。宁老伯说:“大医院的医生延续了我的生命,社区医生则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

  健康快车

  “嘟,嘟———”“健康快车”又开到居民家门口。每月,杨浦区殷行社区9个全科团队40名医护人员,都要扛着宣传板和彩旗,下社区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内科体检、做心电图、测血压、测血糖……200多名生活困难老人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5万余居民及时知晓了健康保健知识。

  昌平路某小区有个叫蓉蓉的女孩,称自己是“健康快车”上最幸福的“乘客”。她因患先天性硬肿症而导致重度残疾,年已20岁,但身高不足1米,生活全靠家人照顾。去年7月,玉兰团队全科医生陈茂芳下社区义诊时,发现蓉蓉脸色苍白,血色素检查结果只有3.5克,比正常人12克左右的标准低了许多。陈茂芳马上开出“养血饮”,并让她转诊到大医院复查,通过精心治疗,女孩的血色素恢复了正常。

  蓉蓉靠顽强的毅力自学认字,并有个梦想———把多年拖着病躯写成的日记和文章结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得知后,党员们用党费为她印了一本《我把铁杵磨成针》的打印文集。捧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文集,姑娘不禁泣不成声……

  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快车”,已使预防保健成为社区市民必做的“功课”。每周二上午,闸北区北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蒙古站点,总有几名阿姨跟着预防保健医生秦菊香一起做操。两年前,社区请来华东医院教授为居民开讲座,不少阿姨们认识了“骨质疏松”这个名词。曹阿姨平日常喝牛奶,可社区免费测骨密度时,还是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秦菊香仔细了解曹阿姨的生活习惯后发现,是由于晒太阳太少。纠正“误区”后,曹阿姨觉得腿脚比以前更有力气了。如今,北站社区已有千余名中老年妇女加入了预防骨质疏松的队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