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侃侃三人行]与人交往别过分言“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7:19 荆楚网-楚天金报

  张扬个性,并非独霸舞台

  宝华:我有一位朋友,去年刚参加工作,前不久在首次参与年终评比时,群众评议得分是公司最低的,为此,他十分沮丧。在开总结会议时,部门主管说了句:“你太喜欢强调自己了,张扬个性未尝不可,但团队容不得你独霸舞台。”

  黄春燕:其实,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尤其是讲求个性的80后一代中,非常普遍。虽然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个人主义者,但大多数年轻人都强调“个人利益优先”,甚至部分人根本不考虑他人利益和团队利益。这跟我们的父辈截然不同———他们孜孜不倦地将“我们”作为精神境界的徽记。

  陈萌:的确。如今,网络、秀台,乃至职场,都成为个人意识张扬的平台。由此,还诞生出一个似乎专属于80后的名词———“我”世代。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女学者JeanM.Twenge将其群体特征描述为:以自我为中心、藐视权威、缺乏责任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决断,可是却前所未有的不快乐。

  宝华:这种“影子”,简直随处可见:麦当劳强调“我就喜欢”;动感地带张扬“我的地盘,听我的”;可口可乐追求“要爽由自己”;青春偶像莎拉波娃的人生信条是:“别人想什么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取悦你自己”……这些迎合了个性一代的“名言”,可谓“浓缩”了他们的言行风格。

  黄春燕:在我所接触的职场案例中,将这些口号、言论过激地落实在言行上的年轻人真是不少,我不否认他们有创意、擅表达、有见地、多元化。但就像开始提到的那位上司所说的那样:允许张扬个性,并不等于可以目无他人、独霸舞台。

  少讲“我”,多讲“我们”

  宝华:在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觉得,“我们”这个词,似乎饱含着古典集体主义的隐忍与含蓄气质,是前辈们压抑自我、追求中庸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习惯了时刻将“我”挂在嘴边。

  陈萌:在从事自由职业之前,我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提出创意时,一定要强调个人计划如何完美;执行任务时,一味相信自己的能干;大功告成时,只看到自己的付出;与人谈话时,非得成为“意见领袖”;做决定前,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因为太强调“我”的存在和意义,我一度难以跟周围融合,经常碰得“鼻青脸肿”,待辞了职,才慢慢醒悟过来。

  黄春燕:小陈能做自我反省,已经难得了。很多人可能并没意识到,将“我”完全从“我们”中跳出来,在讲究团队的职场,自然不讨好。心理学上,将这称为“资源一体化”,不追求“整体效能”的“我”,显然是空洞的。

  宝华:我非常喜欢最近播出的一则体育用品广告,麦迪、加内特、比卢普斯、邓肯、阿里纳斯等NBA大牌明星们,演绎了这么一段话:“你被耍了!每当我扣篮,砍下30、40分,你还真以为,那是我一个人干的?不过说真的,比赛,是五个人的。信不信由你。”这些叱咤球场的明星们,尽管经常将球赛变成了个人表演赛,但如果没有团队的协作和接应,不懂得调动全队,个人表现到底能有多出色,真的很难说。

  黄春燕:是的。懂得重视“我们”,你会逐渐发现他人的优点,感受集体的力量,产生1+1>2的整体效果;同时,懂得欣赏别人、接纳别人的你,也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做起事来也更如鱼得水。

  心理“移位”,谨记“你字诀”

  宝华:我有位好朋友,多次相亲、多次失败,他百思不得其解:我条件不错呀,怎么这些女孩子跟我见过一次面后就“拜拜”了?后来,一个心直口快的女孩子坦白告诉他:选择约会地点,你点的是你喜欢的餐厅;点菜,也是全由你做主;是否开关空调,也由你说了算……在你的交际语言里,有没有“你觉得怎样”之类的语句?

  陈萌:呵呵,其实像你朋友这样的人,不为少数:在观察问题、提出建议、实施行动时,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情绪,却全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职场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这种现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相让。

  黄春燕:心理学上有“心理移位”的说法,就是要既站在对方位置上,又容纳自己的观点,这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在与人交往中,那些比较自我的人,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从自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少讲“我怎样怎样”,多想“你怎样怎样”,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观察对方,替对方着想,进而善解他人之意。懂得关心和照顾对方感受的人,会更受欢迎,因为他懂得尊重人。

  宝华:我很喜欢老子的一句话:“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我们不是说在交往中,人必须湮没自我,而是在遇事时要会谦虚退让。很多时候,你在顾及他人的同时,往往也成就了自己。嘉宾简介:(黄春燕,武汉锦绣人才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萌,自由职业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