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回顾:

即使化作流星,也要照亮 战友的航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8:41 三秦都市报

  科研试飞是一种探险试验,只有具备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敢于向已有的结论挑战,不断超越现实,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试飞大奇迹。——李中华

  在俄罗斯降伏“眼镜蛇”

  1997年4月23日,李中华再次踏上俄罗斯的国土,进行“失速尾旋”专项培训。在驱车赶往位于茹科夫斯基的俄国家试飞员学校的路上,李中华在考虑如何向俄方表达飞“眼镜蛇”的意图。

  能亲自驾机完成享誉四海的“眼镜蛇”机动,是世界顶尖级飞行员所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俄罗斯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资深试飞员可以完成。他觉得,中国目前还没有人完成过这个高难度的动作,如果自己能完成,不但是飞行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信心和勇气的突破。他要证明,外国试飞员能够达到的境界,中国空军试飞员同样能够达到。

  走进校长办公室,这位试飞员出身的校长热情地起身欢迎他,笑着问道:“中国勇士,你是我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这次回来想飞什么?”李中华异常坚决地答道:“飞‘眼镜蛇’!”俄校长带着吃惊而又敬佩的眼神看着他,思索了片刻后说道:“好吧,我答应你,但要记住,它充满了风险。”

  在完成“眼镜蛇”动作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在两个多月里,李中华完成了苏-27的所有失速尾旋的试飞课目——正尾旋、倒尾旋、再到“落叶飘”,这些高强度反常规的操纵,不断考验着他身体和意志的极限。

  李中华与“眼镜蛇”过招的时刻到来了。这天,由李中华驾驶的苏-27战机如利箭一般射入蓝天。在8000米指定空域,李中华一边默念操作程序,一边紧盯着速度表。指针在不断地回转,800,600,300,到了,他冷静有序地开始了操作。关闭限制器,断开飞机电传操纵系统,拉杆,当飞机抬起机头约20度时,再猛地将驾驶杆抱在怀里。

  一连串的动作之后,机头猝然抬起,李中华被强大的重力加速度压向座位。此时飞机头部仰起,尾部向前冲去,机身仰面朝天亮出雪白的机腹。李中华眼前呈现了一个极特别的景象,只见座舱外光秃秃地露出一个硕大的圆锥形机头,黑压压地扑面而来,同时机体强烈地震动起来。就在这一瞬间,飞机突然停止旋转,震动消失。机头非常温和、驯服地原路回落,收起了狰狞的面目,整个过程只有四五秒时间。

  第一次完成“眼镜蛇”动作后,李中华对动作并不满意,因为他发现驾驶杆没有回到中立位置,使飞机产生了偏转,而完美的“眼镜蛇”机动不应有任何偏转。

  再来一次!飞机再次发出怒吼,突然,机身发生了反倒向偏转。后座俄罗斯著名试飞员考切尔(音)喊道:“危险!危险!”——这是进入尾旋的前兆。李中华由于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迅速将飞机控制住。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一遍又一遍,李中华驾驶苏-27飞机,从高度8000米一直飞到1000米,“眼镜蛇”终于被他降伏了!

  走下飞机,考切尔(音)拍了拍李中华的肩膀说:“李,祝贺你,完成‘眼镜蛇’动作是飞行员至高无上的荣誉,从此以后,我们的飞机对你来说没有秘密了!”在这次培训中,李中华不但首次尝试了“眼镜蛇”机动,还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由俄方颁发的“失速尾旋”试飞证书,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打破“失速尾旋”的空白史

  长期以来,失速尾旋一直被国产三角翼战机视为禁区,困扰着航空兵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和飞机性能的发挥,严重影响着飞行安全。因为飞机一旦进入失速尾旋状态,常常导致机毁人亡。仅美国和俄罗斯在失速尾旋项目的试飞中,就损失过几十架飞机,数十名试飞员因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国也多次发生因失速尾旋而导致的飞行事故。因而,失速尾旋被世界航空界称为“死亡陷阱”。刚从国外学习归来的李中华,就被选入国产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攻关组。

  在国外,李中华已数次经历了失速尾旋的考验,对失速尾旋的风险与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国内,他听到过不少有关部队飞行员由于没有处置失速尾旋的经验,从而导致严重事故的案例。李中华下定决心,要为部队扫除这只影响安全飞行的“拦路虎”。在充分的准备后,突破国产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极限的战役开始了。一架国产某型战机跃升至万米高空,座舱内李中华稳定了一下情绪,收油门至“慢车”位置,迅速蹬左舵,同时将拉杆一把拉到底。战机立即像被激怒的雄狮,机身剧烈地抖动,并伴随机头突然上仰,飞机向下翻滚起来。李中华感到像骑在了疯狂的狮背上,突然被抛向空中,头撞在座舱盖上,而飞机高速向下翻滚,发出一阵阵怪叫——这就是“死亡陷阱”。

  “1圈……3圈……6圈……”后舱试飞员李存宝一下一下地数着翻滚圈数。李中华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必胜的信心,此时感到浑身是胆,在飞机达到极限后,他毫无惧色地立即以全身力气推杆向中立位置,转过身后又向下偏转。李中华眼疾手快,迅速蹬右舵到底……飞机顺从地摆动双翼停止“发怒”。李中华顺势加大油门,“轰”的一声,飞机改平冲向天际。正飞尾旋被他们征服了。

  失速尾旋在理论和实践中有正飞尾旋和倒飞尾旋两种,后者是“死亡陷阱”最残酷的魔法。李中华和李存宝再次驾机升到万米高空。李中华完成操作后,飞机缓慢下沉,并进入加速滚转。此时发动机发出刺耳的怪叫,突然间随着滚转的加剧,发动机转速表为零。“不好,发动机停车!”后舱李存宝叫了起来。滚转状态的飞机又失去动力,这是真正的“鬼门关”。多年与失速尾旋进行较量的李中华此时镇定自若,他和李存宝有条不紊地按“特情预案”操纵着飞机。当飞机距地面6000米时,他们改出了“倒飞”状态。伴随一声轰响,飞机空中启动成功,“死亡陷阱”被他们突破了!

  当李中华和李存宝走下机舱时,满头白发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失速尾旋总工程师李树有含着热泪紧紧抱住李中华激动地说:“我研究了近30年的课题,今天终于全部攻克了,你们真了不起!”此次试飞的成功,终于填补了我国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的空白。

  飞越“低空大表速”

  作为一名长期与“死神”对阵的试飞员,在李中华眼中,广袤深邃的天空既是一个充满未知与风险的战场,更是一座有待开发与认知的“金矿”。他认为,在变幻莫测的天空,要想不断突破极限获取试飞边界数据,靠的是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过硬的飞行驾驶技术和追求完美的试飞境界。

  随着某新机定型试飞进入倒计时,能否使该机按节点要求顺利完成定型任务,从而迅速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低空大表速”试飞成为关键。“低空大表速”试飞是对飞机结构强度和颤振特性最有力的检验,也是定型试飞中最难啃的“骨头”。

  作为一类风险科目,“低空大表速”试飞危险性很大,国外在进行新机的“低空大表速”试飞时,曾发生过飞机空中解体的惨剧。千斤重担,再一次压在李中华肩上。

  一发绿色信号弹射入戈壁大漠湛蓝的天空,李中华驾驶战鹰腾空而起,转瞬间从人们关切的目光中消失,“低空大表速”试飞开始了。

  万米高空,战机开加力向下俯冲,飞机急剧下降,黄褐色的戈壁和沙丘像一张巨大的网扑面而来。随着飞机速度不断增大,李中华感到血往上涌,心理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下降几千米后,李中华使飞机改平,而后再次以全加力状态驾机超音速向下俯冲。当飞机的下降速率达到120米/秒时,他感到像坠入无底的深渊,被丢在了无边的黑暗寂静世界。

  在地面监控室中,有关领导和专家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监视器的屏幕。当监视器显示飞机动压已超过试飞预计值时,空气几乎令人窒息。大家都知道,此时的试飞员在承受着超极限的巨大心理压力,不由地为李中华和战鹰捏着一把汗。

  飞机在继续以大速度向下俯冲,中国飞机最快飞行速度已被李中华甩在了身后。此时,飞机速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而产生的噪音和视觉反差却在以10个单位增加着,飞机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使人精神高度紧张。李中华咬紧牙关,强忍着越来越大的过载对身体带来的不适。

  飞机从万米高度沿大角度俯冲到距地面不到千米时,终于达到了设计指标。此时,一项中国飞机飞行速度的崭新纪录诞生了!李中华开始拉杆,飞机机头自豪地扬起,战鹰重新驶入湛蓝的天空。

  李中华不仅飞出了该机最大速度等6项极限,而且刷新了国产飞机最大飞行表速、最大超过载值、最大迎角、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的国内纪录,为该型飞机最终定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挑战蓝天、突破极限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意志、勇气磨砺和锻造的过程。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风险、还会有更大的挑战,但李中华这位敢于笑迎挑战的试飞尖兵,一定会飞的更高、更快、更远。

  飞行表演

  为国争光

  2003年9月4日,某国国防部长访华,提出要观看某型飞机的飞行表演。李中华和李存宝一起奉命执行表演任务。

  那天,天空的能见度很小,还下着毛毛细雨。因为外宾访问的日程安排特别紧,试飞的日子无法选择。天气条件再恶劣,也要顶着困难上!李中华和李存宝提着头盔,大步流星地向飞机走去。不久,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飞机升空了。

  为了把我国战机的优良性能充分展示出来,李中华和李存宝决定在外宾面前“露一手”。

  第一圈,他们猛地向上一拉操纵杆,飞机以一个漂亮的大角度跃升直刺苍穹。达到一定高度后,飞机改平并以顺时针翻滚,展示飞机的横侧机动性。

  第二圈,翻滚结束,飞机以大速度大俯角从高空俯冲下来。在离地300米处飞机改平退出,接着又是一连串低高度的组合动作。

  第三圈,李中华又以一个漂亮的倒飞通场结束飞行表演……

  精彩的表演,赢得外宾们一片叫好声。在表演结束后的午宴上,某国国防部长提出要见见今天表演的飞行员。见到李中华和李存宝后,国防部长紧紧拉着他们的手,兴奋地说:“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谢谢你们!”

  为了国产教练机走出国门

  1998年5月,某国空军一个由一名准将带队的评估小组来到中国,准备考察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教练机的失速尾旋特性,并最终决定是否采购该型飞机。带外方飞行员飞失速尾旋的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刚刚从俄罗斯飞完“苏-27失速尾旋”的李中华和他的战友李存宝的肩上。

  李中华和李存宝虽然在国外都飞过失速尾旋,但在国产飞机上试飞这一课目还是头一回。不过他们还是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将飞机的失速尾旋特性全部掌握,并摸索出了一套在各种情况下改出尾旋的方法。

  当时他们所用的是原型机,飞机上没有加装任何飞行数据记录装置。李中华完全凭借记忆,用英文规范的技术术语向外方飞行员介绍了该型机的失速尾旋特性,令外方飞行员十分信服。当时在场的飞机副总设计师也自叹不如,对李中华说:“介绍飞机的各种技术性能,你比我说得好。”地面的介绍完成后,李中华和李存宝各带一名外方飞行员开始了失速尾旋的试飞。一个起落下来,身高1.8米、体重达90公斤的飞行员索门上校反映飞机进入尾旋以后,过载变化幅度大,感觉像骑在野牛的背上,难以驾驭,相当危险。

  李中华微笑着说:“那是因为你的体重整整比我重了15公斤,使飞机的重心发生前移造成的,你们回去以后合理地搭配好前后舱飞行员的体重,这个问题就能解决。而且今天在前后舱重量相差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不也安全地回来了吗?”李中华的结论,索门上校在他那位身材相对矮小的同事那里得到了印证。

  李中华凭借扎实的航空理论基础,打消了外方飞行员的顾虑,为飞机及其生产线最终出口,打开中国航空产品的国外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中国飞行员赢得了国际声誉,翻开了中国飞行员带飞外国飞行员进行一类风险课目飞行的第一页。

  与死亡擦肩而过

  2005年5月20日12时整,一架色彩亮丽的飞机从西北某机场腾空而起,驾驶这架飞机的是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和某试飞大队试飞员梁剑峰。他们驾驶的这架飞机很不寻常,这架标号“203”的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架新型三轴变稳飞机。该机也叫空中模拟飞行试验机,任何飞机的参数只要输入它的机载电脑中,它就可以模拟出该飞机的空中特性,因而被誉为“空中魔术师”。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俄和我国5个国家有此种飞机。

  今天,李中华飞的课目是带教试飞员梁剑峰模拟完成“纵向飞行诱发振荡”。这个课目对低空尤其是正在降落滑行的飞机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外不少重大飞行事故都是由于诱发振荡处置不当造成的。李中华曾参与了我国两代变稳飞机的研制试飞,对变稳飞机的特性非常熟悉,因此,他显得泰然自若,信心十足。

  空中,李中华带飞完成两个状态的试飞后,飞机一切正常,但李中华和梁剑峰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精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按风险课目要求,起落架已放下。12时22分,当他们进行第三个状态试飞时,飞机在机场远距导航台附近三转弯过程中,机载变稳系统突然报警。后舱带飞教员李中华及时关掉电传系统电源进行重新启动,但告警灯仍然闪烁着可怕的红光。突然,飞机向右侧剧烈偏转,同时机头向右上方仰起,并向左滚转,飞机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状态,并且机头还出现了大范围的摆动现象。此时,飞行高度不足500米,飞行速度270公里/小时,在这样的高度、速度和“倒扣”状态下,飞机已很难控制,在空中像一只四脚朝天的螃蟹挣扎着急速摔向地面。

  数秒钟后,飞机高度降至200多米。座舱内,李中华和梁剑峰身体倒立着,地面的麦田、庄稼等景物向他们迎头扑来。此刻,由于飞机处于“倒扣”状态并远离机场,试飞员已无跳伞和迫降的可能,而且飞机随时有可能进入“尾旋”,一场灾难即将发生,情况万分危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李中华表现得异常冷静。为阻止飞机偏转,他迅速压杆、蹬舵,但飞机没有任何反应,相反,横向摆动越来越大,强烈的摆动使他们感到天旋地转。眼看飞机就要冲向地面,前舱试飞员梁剑峰喊道:“教员,飞机不行了!”

  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李中华急中生智,迅速切断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这下,飞机好像是一下子被“点穴”一般,立即从“神经错乱”状态中平静下来,终于恢复了操纵,李中华毫不迟疑,迅速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

  李中华知道,飞机虽然恢复了操纵,但险情并没有结束。由于飞机上电源完全消失,各种仪表全部没有显示。同样由于断电,他们无法与地面联系,一切只能靠自己。刚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的李中华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驾机滑向跑道。

  12时26分,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跑道上。整个险情历时4分钟,共240秒。

  飞机停稳后,由于没有电源,座舱盖已无法打开,机务人员用手摇方式撬开,将两名飞行员接出。

  事后,试飞技术专家、中国试飞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克荣紧紧握住李中华的手说:“这次险情太突然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是肯定要摔飞机的。你保住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我国数十年来数万名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李中华这次安全飞回的这架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三轴变稳飞机,造价近亿元,目前世界上这种飞机非常稀少,我国也仅此一架。李中华不仅救出的是一架“国宝”,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变稳飞机失事而给新装备的研制生产带来的重大影响。

  文/本报记者 晁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