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80后小老乡的雄心:把生意做回四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6:2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第一站 深圳(2007.1.12)

  第二站 广州(2007.1.13)

  第三站 厦门(2007.1.14)

  第四站 昆山(2007.1.17)

  第五站 上海

  昨日上午,昆山市中心环城北路,车辆川流不息,街道洁净,树木整齐。放眼望去,满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如这座城市,朝气蓬勃,带着些喧嚣和躁动。

  初见25岁的绵阳小伙潘小兵,是在环城北路一家高级咖啡馆。小伙子捏着一份和一家外资企业的合约,金额数十万元。

  6年来,从一个农村来的打工者到合资企业职员,回望这些年在昆山成家立业,完全不同于父辈打工者的经历,身为80后新生代的潘小兵说他都有些恍惚了。

  昨天:中专生工厂擦地板

  潘小兵的老家在绵阳三台紫河镇农村,当他在德阳一家中专学校毕业后,找工作的大学生已经满大街都是了。想到母亲辛辛苦苦供完了自己的学业,潘小兵和校友踌躇满志地来到苏州昆山闯荡。在昆山一家电子厂,潘小兵拿着他的中专文凭成为一名技工,但最初的工作却是擦地板,“每天都擦得腰酸背痛,我都咬着牙坚持了下去,”几个月后,老板让他成为一名真正的技工。第一个月,潘小兵拿了450元的工资。那天晚上,一个冰冷的雨夜,潘小兵给绵阳老家的母亲打完电话后,独自一人站在异乡的街头雨中痛哭。

  8个月后,潘小兵离开电子厂,在一家公司跑起了业务。由于只是中专毕业,加上交际圈子狭窄,底气不足的他吃过不少亏。“第一个月,和我一道进公司的同事都跑了十几单生意,而我却只跑了两单。”潘小兵说,那个月底他几乎是在老板的白眼下煎熬过去的。凭着四川人的灵气和踏实,潘小兵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用尽精力磨破嘴皮,使得第二个月业务上涨了好几倍,“出门在外,一定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年轻人嘛!”

  几个月前的一次面试,尽管潘小兵是所有应聘者中文凭最低的,但有着丰富经验的他还是被现在的老板看中了。“其实现在公司都很现实,文凭只是一张纸而已,肚子里有没有货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老板需要你给他创造财富。”

  

80后小老乡的雄心:把生意做回四川

  今天:月薪6000将为人父

  两年前,潘小兵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一位漂亮的苏州姑娘,能说会道的四川小伙子彻底打动了女孩的芳心。2005年底,潘小兵和这位苏州姑娘喜结良缘,让很多从四川过来打工的小伙子“心生妒意”。妻子怀孕后,潘小兵将母亲从绵阳三台的乡下接到了昆山,“一方面可以照顾我老婆,另一方面她一个人在老家我们也挺担心!”

  在昆山市郊的一间中档住宅房中,潘小兵的母亲正在给大腹便便的儿媳妇炖鸡汤。再过两个月就要当奶奶了,老太太无法掩饰自己心中的喜悦,高兴地说尽管在这里一点都不习惯,但她还是乐于留在这里照顾儿媳:“老家的人经常夸我有福气,儿子有本事,还娶了个漂亮的苏州媳妇!”

  早在2005年,潘小兵就在昆山市郊买了房子,不过现在,潘小兵已经打算卖掉这套房子了:“太小了,而且又在郊区,不方便。”现在昆山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上班的潘小兵月收入6000元以上。买车换大房子,是潘小兵的下一步打算。

  明天:把生意做回四川

  中午,潘小兵带我们逛起了昆山繁华的步行街“人民路”,“这条街就相当于成都的春熙路!”对于昆山,潘小兵笑着说他甚至比当地人都还要熟悉,因为他们被喊做“新昆山人”。

  在昆山有专门的四川人QQ群和论坛,许多从四川过来打拼的年轻人都在此交流在异乡的感触,发泄不满,诉说希望,也时不时集体去撮上一顿火锅。QQ上,潘小兵的名字叫“西部农民”,“我从西部的农村来,也是农民出身,走到哪里我都是四川人。”潘小兵这样阐释自己的网名,“人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人生的轨迹是可以经过后天的努力改变的!人,要活就要活得精彩。”摇着咖啡勺说这话的时候,潘小兵的身上透露出一股80后年轻人的桀骜与倔强。站在异乡的繁华大街上,潘小兵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建立自己的公司,将生意做回四川。

  穿梭于钢筋水泥丛中、凭着力气吃饭,老老实实赚钱回老家、盖房娶媳妇……这些上一辈四川打工者的想法,已经不再是潘小兵这样的打工新生代的目标了。在异乡成就自己,闯出一番名堂,才是他们所希望的活法。

  本报记者 李天啸 程启凌 昆山报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