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得好 不如商品品质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8:36 千华网

  千山晚报消息 牛奶不能姓“鲜”了、化妆品即将不能叫“特效”了。近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对部分商品夸张起名的现象做出了规范。对此,鞍山一些业内人士昨日提醒道,市民购物时最好透过“现象”(名字)看“本质”(品质)。

  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牛奶“禁鲜令”规定,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不过,一些常买牛奶的顾客表示,现在牛奶不叫“鲜牛奶”,都改叫“纯牛奶”了,但并不知道这两个名字有什么本质区别,原来的叫法感觉似乎新鲜一些。

  继牛奶“禁鲜”后,又一项法规也呼之欲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规范》有望近期出台,其中“特效”、“高效”、“全效”、“控油”等近百个词汇都被列入了禁用词。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鞍山一些商场里销售的国内、国际品牌还是存在不少不符合规范的产品包装。例如,某品牌抗皱系列产品中的复颜抗皱紧肤霜就直接把“抗皱”这一禁用字眼用于产品的命名。

  一些商品导购员反映,很大一部分顾客很关注产品包装上的名字,基本上也是通过产品名称来了解其使用功能的。而鞍山某商场营销负责人李先生也表示,商品名称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而从理论上说,名称应该是商品功能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商品在起名时,广告策划成分更多一些,名称与实际使用功能就产生了一定的背离。

  对于国家加大力度规范商品名称的一系列举措,鞍山许多商业人士认为“很有必要”。不过,这些商业人士也建议,国家在上游为消费者把关,消费者自己也应在购物过程中提高理性消费意识。某商场企划部部长李先生建议说,其实消费者要绕开商品可能存在的名称陷阱,买到好东西也有窍门,例如超市一般把卖得最好、市场认可度最高的商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市民购物时可以此为参考;尽量选熟悉的品牌,熟悉的品牌未必100%可靠,但至少购买的风险性小一些;尽量不要购买新概念、新名称等尚未得到市场和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商品。

  记者 王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