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山区老人死后欲捐遗体 两年未办妥手续(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23: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山区老人死后欲捐遗体两年未办妥手续(组图)
梁老的住处

山区老人死后欲捐遗体两年未办妥手续(组图)
梁老写下自愿捐献的承诺书

  昨日,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80岁老人梁儒在自己独居的小屋中静静地等了一天,但依然没有等到可以接受他死后遗体捐赠的任何消息。梁老始终不明白,他一心想办件好事,却一直拖了2年,怎么也办不成。

  为了把这件好事办成,梁老想了很多办法,他不仅写了自愿捐献的承诺书,还多次走访了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至今他都没有办妥任何捐赠手续,当地也没有任何单位承诺接受他的遗体捐赠。

  梁老是肇庆第一个自愿捐献遗体的人。正由于此,他开先例之举给当地有关部门带来了难题。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硬件和技术条件都有限,老人遗体捐赠的确很难实现。

  在专业人士看来,梁老的经历反映了偏远地区捐献遗体困难的一个共性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梁老完成心愿呢?

  文/图 记 者 何 涛、廖杰华

  通讯员 杨明伟

  19日下午,本报记者驱车赶到德庆县城,刚一下车,就发现梁儒老人已经在马路边等了。尽管天气很冷,老人上身只穿着两件薄薄的内衣,外面披着的一件夹克。“我一点都不冷,我还觉得热呢。”梁儒说。

  梁老的腿有些瘸,独自一人住在县城青云山山坡上的一间简陋木板房里。7年前,老人从大儿子家搬出来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目前,老人过着一种近乎隐居的生活,屋里种有很多的花草,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自来水,没有衣柜,老人的衣服和一些杂物散乱地堆在床头和椅子上。

  房间最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幅大大对联:拿壶酒来,饮杯茶去。老人说这是他自己琢磨出的《忙闲苦乐》。木板房里有一部固定电话,显示老人的生活并不与世隔绝。

  每天早上喝一杯尿

  现在,老人家在当地出名了,原因是两年来他一直忙着为死后捐献遗体的事东奔西跑,当地很多人说他“有点怪”。老人还有一个习惯让人不可理解,他每天早上要喝一杯自己的尿,说是为了保持健康。

  其实梁儒并不怪,而且他的经历还有些传奇色彩。1945年,他就给地下党做过交通员。解放后,先后当过中学和小学老师,还当过党支部书记、副社长、专职信访干部等,退休前是德庆县新圩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如今,老人每月能领到近900元的退休工资。

  现在,梁儒每天都要回儿子家吃一餐饭。“他常常会给孙子钱,还给他们买东西。他其实一点都不怪,只是脾气有点倔。我们要他搬回来住,可是他就是不听。我们给他买的新衣服,他也不穿。”大儿媳钟雄说。

  2005年4月份,梁老在报纸上看到了丛飞捐赠眼角膜的报道,随后又看到了一位94岁老人身后成功捐献眼角膜的消息,他便想着,死后也将自己的器官和眼角膜捐献出去。“看了他们的报道,我很感动,我要带个头。反正火化了也是浪费。”

  梁老这种敢作敢为的作风在25年前也有过一次。1982年,梁老的母亲去世,当时德庆县还不时兴火葬,可他不顾别人的看法,硬是把母亲送去火化了。“这次我捐献遗体,也是想倡导一种观念。我不怕别人说我死了也没留下个全尸。”

  向党支部写了承诺书

  由于此前德庆县从来没有人死后捐献遗体,梁老只能按自己的方式办事。2006年7月1日,他首先向新圩镇党支部写了一份《承诺书》,庄重承诺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眼角膜献给社会患眼病的贫困青少年。

  10余天后,新圩镇党支部给了回复:“梁儒同志是我支部53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他的义举惠及社会,我支部予以采纳他的承诺书,请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此后,梁老经常向一些老朋友讲述自己的想法,并劝他们也来捐献遗体。其中,82岁的李义安赞同梁老的做法。“李义安也愿意捐献,但他让我先带个头。看看有关部门怎么反应。我和李义安还商量过,准备向老年人发一个捐赠遗体的倡议书。”

  没医院具备接收遗体条件

  随后,老人便开始向德庆县有关部门反映他想捐遗体的事。2006年8月,老人来到了德庆县卫生局反映情况。第一次有人要捐赠遗体,这引起了卫生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亲自接待了我,听了我的想法。”过了几天,梁老又往卫生局跑了一趟,这次他专门带去了一份《身后自愿捐献遗体、眼角膜的遗嘱》。“卫生局局长又接待了我,还专门指示一位副局长收了我材料。他们说会跟有关部门联系,但一直没有回音。”梁老又向当地其他一些部门反映了情况,但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