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都周刊:“鞋帖”发出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6:59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鞋帖”发出之后
得到新衣前的留影。

南都周刊:“鞋帖”发出之后
得到新衣服,穿上新鞋子,怀里还抱着一大堆衣服,同学们开心地笑了。

南都周刊:“鞋帖”发出之后
毛利辉一趟趟把包裹从镇上背到村里。

南都周刊:“鞋帖”发出之后
堆积如山的捐赠品。

  最初,他只希望这些网帖能唤来一些同情,哪怕有人捐来几双鞋,让学生们轮着穿也好;而现在,每个孩子已经至少得到七八件衣物。在每天源源不断涌来的包裹中,他们为过剩的捐赠感到手足无措。

  南都周刊记者 叶伟民 实行生 张晓娟 报道

  2007年1月27日,星期六,夏之荷(网名)终于可以享受半个月来难得的悠闲。她买了当天晚上广州到深圳的火车票,希望那里的海风能吹散她郁积多日的焦虑和疲劳。但在她离开的那一刻,桌上的电话仍然响个不停,都是询问云南那些孩子们过冬情况的。

  而此时,离广州数千公里外的云南大关县吉利镇,一位名叫毛利辉的25岁乡村教师陷在不断涌来的捐赠衣物中无法抽身。2天后,他一天收到了1000多个包裹,创下接受捐赠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更多的物资还在路上。

  这一切都缘于一个与“鞋”有关的网帖。

  2006年12月11日,云南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教师毛利辉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寒冬里学生们的破鞋子,在网上发了一个题为《学生“走光”,我哭了!》的帖子。28天后,广州慈善志愿人士夏之荷看到这个帖子,并于2007年1月15日推荐到新浪博客的首页上,一天内就带来了18万的点击率。

  一场浩荡的网上慈善接龙由此引发。

  然而,当源源不断的捐赠物资快将这所仅有32名学生的山村小学“淹没”时,毛利辉、夏之荷却在关于未来民间慈善开展模式上,遭遇了困惑和迷茫。

  “鞋帖”发出

  25岁的毛利辉是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三年级的老师。这里是云南省最贫穷的地方之一,蜿蜒的山路阻隔着外面的世界。当毛利辉还是这里的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无论天冷天热,他每天都穿着一双透风的胶鞋走1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

  初中毕业后,毛利辉随家人走出了大山。2000年9月从昭通教育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大山深处的回龙村小学,4年后又来到瓦房小学——那里只有32名学生,共两个班。

  多年来,有件事情一直在毛利辉的心里回旋,那就是孩子们的衣着。他们仍像当年的自己一样,隆冬季节只穿单衣单裤,抖着从开裂鞋子中伸出来的脚丫,站在教室的墙角瑟瑟发抖。

  2006年12月11日,黄荆村下了冬天第一场雪,但毛利辉的学生依然穿着破烂的衣服和鞋子来上学,融化的雪水钻到他们的鞋里去,有些孩子冻得双脚都站不稳。

  毛利辉的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他拿出不久前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学生们那已经包不住脚的鞋。放学后,他把照片带回镇上的住处(2006年1月,毛利辉用工资抵押贷款购买了一台台式电脑,并在镇上他租住的出租屋里装了宽带),在云南信息港上发了一个题为《学生“走光”,我哭了!》的帖子。他在里面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每一双鞋子主人背后的故事,呼吁人们捐些鞋袜衣服,但拒绝捐款。

  一个关键的转帖

  帖子发出后,毛利辉一直在等待,他希望这些图片能唤来一些同情,哪怕有人捐来几双鞋,让学生们轮着穿也好。但由于云南信息港并不是一个浏览量特别大的网站,最初,他虽然陆续接到一些电话和回帖,但没有收到任何实质性的物资。

  直至2006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这一天,毛利辉接到吉利镇邮电所的通知,叫他过去领包裹。这是几个广州、上海等地网友自发捐赠的,8个箱子里面装着33双新布鞋、33双新袜以及几件保暖内衣和大人的外套。

  毛利辉喜出望外,这意味着学校里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到一双新鞋和新袜。第二天,毛利辉通知学生们到教室前的空地集中,等待领鞋。然而,等东西背上山后,学生家长竟然也都来了。

  毛利辉和其他老师在满是泥泞的操场上拼了两张课桌,把鞋袜依次排列开来。学生和大人的眼睛都发着光——他们已经忘了上一次穿新鞋子是什么时候了。

  领到鞋子之后,各家的家长迫不及待地找个角落给孩子换鞋。没有水洗脚,他们就用身上的衣服把孩子的脚擦干净,小心翼翼地帮他们穿上新袜新鞋。毛利辉欣慰地看着他们,感到一块心头大石已经落下。

  当后来在此事件中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夏之荷看到毛利辉的帖子时,已经是2007年1月8日了,此时已离《学》一帖发布已有28天。

  夏之荷是一位在媒体工作的行政人员,她也是热衷于民间慈善活动的人士。2006年10月,夏之荷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开办了一个“时善博客”,旨在搭建一个整合慈善资源、规范慈善秩序的平台。毛利辉的帖子给她带来极高的兴奋度,此时仍不知道孩子们已经得到部分捐赠的夏之荷,立即借助她对媒体运作的熟悉,向同事和同行推荐这个帖子。

  一个星期后,夏之荷与新浪博客的编辑接洽,随后毛利辉的帖子被放到了首页,名字也改为《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冬天》,夏之荷在后面还附了她的电话号码和msn。帖子迅速引起反响,当天点击率即飙升到18万,留言也多达2000多条,蜂拥而至的陌生人甚至让她的msn一度瘫痪。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她,咨询她,或质疑她。

  第二天,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上门找到夏之荷,他们用手推车拉来两大包衣物。曾经在云南昭通生活多年的他们,非常了解山里的情况。两老还准备等天气好点的时候,到瓦房小学实地看一番,并将带去更多的衣物。

  1月17日,在新浪看到转帖后两天,毛利辉首次在夏之荷所创办的时善博客上留言,说感谢她为孩子们做的一切。

  事实上,毛利辉以为有了前两批物资,为孩子们捐赠的事情应该告一段落了。但近两天来,找他的电话不减反增,手机电池每半天就要充一次电。一个70多岁的老中医为了给毛利辉通个电话,在《云南信息报》候了一天,晚上打通时没说两句就哭了起来。

  捐赠如潮水般涌来

  在两人的交流中,夏之荷得知现在瓦房小学的学生每人已经有了七八件衣服,物资在小范围内已经相对过剩。毛利辉在每一个电话中婉转地告诉咨询者,孩子们已经不是那么急需添置新东西了。而夏之荷也在说服想要捐赠的网友,请他们把东西寄往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不要集中在瓦房小学。

  但是事情并没有像他们设想的那样发展。包裹仍源源不断地涌向瓦房小学。毛利辉从原来几天去一趟邮电所到现在每天去一趟。包裹的数量也从一天数十个到数百个,再到后来的1000多个。粗略估计,毛利辉现在已经收到2000多个包裹,物件总数起码在2万件以上。

  一个多星期前,毛利辉走了40多分钟山路,到学生李德凤家里家访,这位11岁才读小学的大龄生,她当时所穿的千疮百孔的水鞋被毛利辉拍下来作为《学》帖的第一张照片。

  换上新衣服的李德凤仿佛换了一个人。在毛利辉的眼中,以前的她神态木讷,见到老师就绕道。而这一次,李德凤却主动把他拉到屋里火堆旁,说了很长时间的话。

  其他学生也活泼开朗了许多,山路上见到老师,老远就喊了起来。

  虽然毛利辉对此感到很欣慰,但他也不得不担忧起来。现在平均每天数百个包裹的到达量,考验着他和他的同事们。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处理这些物品,就连基本的登记工作都只是部分完成,而如果要移动这些物资没有大卡车根本无法进行……

  而另一边,为了将网友的热情从瓦房小学上引申开去,夏之荷一直在通过招募志愿者、建立QQ群等多种途径发掘更多需要援助的学校名单,以建立一个慈善资源共享的平台,更好地运用民间慈善力量,她称此活动为“温暖的足迹”。首批收集到的广州地区13箱物资已经发往河源、百色三所学校。

  “我感到很困惑。”夏之荷说,“我觉得我们目前的民间慈善活动是点状的,很多地方都在开展活动,但力量很分散。同时,没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能让人们随时知道哪里需要帮助,该如何帮助。这样的话,慈善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就很难理想。”

  夏之荷现在想做的,就是想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它拥有全面而准确的困难方资料,清晰而简单的捐赠流程,及时而细致的捐赠反馈等。现在夏之荷已经开始了她的尝试,她在时善博客上招募志愿者,网上记者和编辑,搜集更全面的慈善资料。

  而对于毛利辉来说,夏之荷的设想其实是他的理想。他希望有一天能从瓦房小学抽身出来,帮助更多地方的贫困学生。

  但目前,这对他来说仍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堆积如山的捐赠品以及陆续不断的咨询电话中,他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图片均由毛利辉提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