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贴春联 除夕守岁发压岁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2日10:35 云南日报

  贴对门神,讨个吉利,过个喜庆年配图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你知道除夕这天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吗?今天,小曾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些都市人已不太了解的民俗。这不了解不打紧,一了解才发现,原来在腊月三十即除夕这天,我们有很多事可做呢,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祭祖、送财神等等。在这里,我们挑选了几个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大家共享。

  年的传说

  远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开始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除鬼怪,以保来年平安。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做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人们就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年”逃走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后来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成功,渐渐成为一种习俗。

  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清扫房屋的每一个角落,以保证干干净净地进入新年。贴春联、贴红福、剪窗花、放鞭炮、挂灯笼,更是少不了的除夕重事。到了夜晚,全家团坐在一起,共吃象征团圆幸福的“团年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团年饭”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万不得已,即使相隔再远,在外的游子也要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团年饭”。

  除夕的高潮是“团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粘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家庭主妇则要把第二天每个人要穿的新衣服拿出来,交给各人保管。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旁,后来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

  贴年画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后来,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