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外:在温州过年真有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8日10:56 温州都市报

  他们的肤色各不相同,他们的语言各种各样。但在温州,他们都不分你我。

  据市人事局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我市文教、经贸、科技、卫生等领域工作的外籍专家就有186名,而在温经商的外国人更是数以千计。这些各种肤色的“新温州人”,不仅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为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出力,他们也把温州视为“第二故乡”,不断地融入温州这片热土。

  昨天是大年三十,记者特地走访了留在温州过年的外国人,了解他们在温州的工作生活情况,看看他们是如何在“第二故乡”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学生:一起过个年,真是“妙极了”

  “好吃,好吃!”昨天中午11时30分,在温州医学院食堂厨房里,温州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多名留学生迫不及待地品尝班长李勇给他们做的菜(如上图),高兴地连声夸赞。当天中午,包括温州医学院首批成建制的20多名留学生在内的近百名学生一起过年,吃分岁酒。洋学生说,第一次在温州过中国年很有味道,温州过年很热闹。

  去年下半年,温州医学院招收首批成建制的留学生35名,这批留学生中有27人选择留温过年。能在温州过中国年,让洋学生们乐坏了。这不,来自毛里求斯的班长李勇和来自南非的冰蕾起了个大早,亲自下厨,给同学们烧几个菜尝尝。在温州医学院食堂厨房里,李勇挥动勺子在烧土豆,而冰蕾在旁边切着香葱和番茄,得心应手。从上午9时30分开始,他俩已经给洋同学烧了6个菜。

  在留学生宿舍里,还挂起了两个大红灯笼,原来这是来自巴基斯坦的韩杰挂上去的。他的中文说得很不错。他对第一次在温州过中国年,特别感兴趣。几天前,学校专门给留学生安排了过中国年的课,让他们了解中国怎么过年。韩杰听了之后就去买了两个大红灯笼,挂在寝室里。他说,中国年红红的,他还特地打电话回家,把过中国年的喜悦告诉家人。

  来自巴林的Moyan还不会说中文,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通过韩杰翻译说,在巴林家乡过年是元旦,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唱歌跳舞,新年礼物就是玫瑰花。而温州人对她们挺好,在温州过年“感觉妙极了”。中午的分岁酒,留学生吃得很高兴,相互敬“饮料”,向一起吃分岁酒的中国学生祝福。

  洋老板:新年不打烊,财运滚滚来

  端来热气腾腾的烤肉,摆上辛辣爽口的韩国泡菜,斟满来自家乡的烧酒,在市区顺生大酒店25楼经营韩餐馆“名家宫”的赵恩珠和张吉锡姐弟俩,今年第一次在温州过新年,他们选择了春节不打烊,年夜饭也摆在了餐馆里。张吉锡笑称,这是向善于经商的温州人学习,希望来年生意蒸蒸日上。

  在韩国,春节同样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大部分习俗和中国很接近,加上自己在北京呆过多年,因此,张吉锡对中国的春节并不陌生。反倒是去年刚到温州时,气候、习惯的变化让他颇不适应,温州话在他听来,则是像法语一样,“优美但根本听不懂”。一次,温州的朋友说带他去体验这里的咖啡文化,一进咖啡馆的门,张吉锡吓了一跳。“我说妈呀,怎么这么黑!”原来,韩国的咖啡馆都很亮堂。

  在温州住了大半年,姐弟俩逐渐喜欢上了这里。“很多温州人对我们都很热情友好,大家成了好朋友。”赵恩珠姐弟俩现在都有了一群“铁杆”的温州朋友。

  昨晚,有一户温州人家在餐馆订了位置吃饭,赵恩珠姐弟俩忙完后,就和朋友、员工们一起,在餐馆里吃了团圆饭。厨师郑官玉也是第一次在中国过年,此前从未离开过韩国。他对中国过年也要吃饺子这个发现显得又惊讶又高兴。“在韩国,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吃饺子年糕汤,表示长了一岁。”除此之外,温州过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也让从韩国来的朋友们倍感意外。“这样过年很热闹啊,韩国没有的,比较安静。”站在餐馆里可以一眼望到瓯江边,张吉锡说,他们晚上也不出门了,要在餐馆里喝酒、唱歌,迎接新年。

  在温州经营韩国料理的赵恩珠、金铉卓、张吉锡(从左至右)在自家开的餐馆吃韩国菜,过中国年。

  洋老师:春节不休息,多备几节课

  昨天下午2时,大街上行人如织,温州英之辅语言培训中心的教务长周(Joe)却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编写英语教材。“平时学校里家长学生人来人往静不下心,春节大家都休息了,趁这个时候多写点教材。”

  周去年才携太太到温州,但已经是培训中心里有名的“工作狂人”了。为了结合温州孩子的特点编写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教材,十几天前周就三次叮咛校长把培训中心钥匙留给他,好让他春节期间继续工作。

  “中国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周说,早在四年前,他就开始辗转中国各大城市,过春节时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放鞭炮,“从除夕开始一直放到正月十几,从早放到晚,可热闹了。刚来的时候听到这么大的响声还被吓了一跳。”

  现在,周已经是半个中国通了,古筝、二胡、京剧都是他的最爱,大江南北的美食也都被他尝了个遍。谈起市区下吕浦一带的小吃店,周更是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吃,很精致。”这不,几天前,周和十几个外教还聚在一起吃了顿特殊的分岁酒,第一次吃到了南方人过年常吃的年糕,还有鱼丸等温州特色菜。

  许多外教都趁着春节长假去外地旅游了,周似乎对温州情有独钟,准备到楠溪江、雁荡山走走。不过最让周感兴趣的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春节里能让我看上一次舞龙灯,听上一场京剧就更好了。”

  洋白领:酒店分红包,今天真高兴

  昨天,俄罗斯姑娘爱丽雅高兴地接过酒店分发的年终红包。

  昨天下午1时许,俄罗斯姑娘爱丽雅与温州奥林匹克大酒店的同事们聚在一起吃分岁酒。席间,酒店副总经理黄海琼将酒店分发的年终红包递到了她的手中,拿着鼓鼓的红包,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问及红包的具体数额时,她眨了眨那迷人的蓝眼睛,说道:“保密!”

  高挑的身材,金色的头发,白里透红的皮肤,纯白的衬衫,浅灰的短裙……爱丽雅给人的感觉是一位精干的白领丽人。身为酒店餐饮部接待经理,她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依然十分忙碌,分岁酒也吃得断断续续。每道菜上来,她夹上几口,就得跑出去,到其他包厢与老客户或重要的客户打招呼、敬酒,然后再回来吃几口。尽管如此,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频频与同事们举杯畅饮,还时不时地用温州话劝酒:“哈酒(喝酒)……哈酒(喝酒)……哈玉(喝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爱丽雅曾在位于吉林省的东北师范大学留学,2004年大学毕业后来温州旅游,便喜欢上了温州,并留在了这里。现在,她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常用的温州话也讲得挺标准,所以她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她很会讲笑话,她说自己原本叫“阿丽娜”,可很多温州人都误以为她问“啊尼人(谁)”,于是只好把名字改成“爱丽雅”。

  晚上,忙完酒店接待工作,爱丽雅和自己的温州朋友以及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的朋友一起去泡吧、蹦迪,共同庆贺新春。她说,现在自己每年都能比在俄罗斯多过一次年,俄罗斯只过阳历新年,中国还多一个农历春节。爱丽雅悄悄告诉记者,她许了一个新年愿望,就是新年里能在温州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